穿越昆明市南屏街高楼林立与熙熙攘攘,藏匿于近旁宝善街171-172号的这处民国院落闹中取静、极尽优雅。更重要的是,烹自这里的过桥米线大有玄机。
一碗米线 一份关于乡愁的仪式感
云南人对过桥米线的热爱不仅来源于美丽的传说,也是一份刻画在味蕾记忆深处的乡愁眷恋。
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秀才到岛上读书,娘子送饭偶然发现鸡汤上的浮油能保持汤的温度,于是将配料切薄,到岛上后用滚鸡汤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因上岛要过桥称作过桥米线,这就是流传最广的过桥米线的来历。
穿着古朴的店小二抬着用猪肉、鸭肉、鸡肉精心熬制数小时的高汤上桌,围绕着高汤一圈是悉数要放入汤里的新鲜食材,这一刻,云线楼过桥米线的江湖演绎即将开始......
诱人的高汤香气扑鼻,如此浓郁又恰到好处仿佛只曾出现过在自家外婆的灶台上。趁着汤汁滚烫,根据不同的套餐,把套餐中包含的诺邓三年老火腿、武定老土鸡肉、虫草汽锅鸡、黑松露、松茸根等极具云南代表性的珍稀食材逐一添加,再将虾肉、鲍鱼等不断混合,一碗米线的最佳状态被不断引导而出。
最后倒入可以无限免费续的米线,搅拌一下,“呲溜”一声,“就是这个味”!
此刻,当属米线爱好者最幸福的时刻。
沏一壶好茶 听一段老戏
在云线楼,对于老味道的遵从不只限于米线,也体现在建筑、茶点,甚至戏曲上。
这是一处总共有三层的完整古典建筑,由全实木打造的双层戏台、传统苏作红木家具、青花瓷花瓶、明代土司府的石雕和石墩、精品苏绣挂画等烘托出古朴的氛围,身处其中,移步易景,仿佛穿越回了另一个遥远的年代。
云线楼的米线好吃,下午茶也同样令人惊艳。无论是商务洽谈还是和朋友小聚,点一份茶点,千年古树单株、经典滇红、紫鹃理条等任你选择,配以玫瑰鲜花饼、玉溪豆末糖、建水燕窝酥、大理乳扇卷等典型地方小吃,足不出户,就已遍尝了云南名点。
当然,云线楼庭院中的双层实木戏台也同样特别。边喝茶边听曲,华美大气的戏台上,滇剧、京剧、花灯等唱腔不绝于耳,戏曲名家们精湛的演绎,勾画出一幅盛世昌隆、文艺复兴的图景,为春城增添了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这是别有洞天的云线楼,它正在用根根米线串联着都市生活和乡愁记忆间的距离,正在用极具代表性的美食和艺术实践着展示云南魅力的窗口。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刘珈彤 文李沛伦 刘珈彤 图责编 杨 奥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