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
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亮点措施
在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之后
频频成为社会热点
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
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
玉溪元江曼来镇红光社区泰兴小组
正在绘制田园综合体新图景
今天,小编带你走进泰兴小组
一起去看看
他们是如何打造果甜景盛
具有可持续属性的田园综合体
一大早,曼来镇红光社区泰兴小组农户张成明就来到田里,他要赶在太阳暴晒之前,为青枣树疏除过密枝叶和花蕾。再过两个月,他家的17亩青枣将挂满枝头、脆甜上市。
“去年我种的这片地收了40多吨,卖得13万多,今年镇上技术培训后,果挂得很多,估计能卖得15~16万。”张成明说。
而更让张成明感到幸福满满的是,在红光农场改制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契机下,从2017年起,原名菠萝山的泰兴小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47户居民就近就地重建新房,完成玉溪首个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由于交通区位好、村庄风光美、设施设备全,不少游客喜欢来这里周末小住。
在乡村振兴路上,“建设的钱从哪里来”是必答题。那么,面对大量的建设资金需求,拥有水景观公园、休闲长廊等完善基础设施的泰兴小组,是如何做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
据曼来镇人大主席封屹介绍,居民建房时候只需要购置刨除原房屋占地面积后多出的土地。除了建房外,还通过基础设施和彩票公益金等项目整合,投入资金400余万元进行村庄道路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完善基础设施。
一朝拨开万丛绿,泰兴美景全重生。通过拆除重建和产业种植结构调整,泰兴小组群众的居住条件不仅实现了质的飞跃,更在大力发展以芒果、青枣、龙眼等为主的千余亩经济林果中,实现人均纯收入1.6万元。
工棚变新房、荒山变金山、旱地变水田、旧观念变新理念。如今,曼来镇抓住机遇,着力打造泰兴小组乡村振兴示范点,有序推进600余亩土地整治项目,引进企业开发建设菠萝山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规划三期,预计总投资三亿,第一期刚起步,先做民宿和半山酒店,再做果园采摘、梯田观光等。”项目投资商饶军告诉小编,发展乡村旅游,这里有基础,有前景。
田园综合体最终是要让当地群众受益
只有充分挖掘乡村的
绿色生态、农耕文化、康养资源
拓展乡村创业的机会和方向
泰兴小组的美丽乡村发展
才能“综合”起来
真正实现
产业、文化与生态的互促共赢
来源 热情元江 陈卓 周馗 刘政佳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