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明日开通!这些事情你要知道

中老铁路即将全线开通运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2月3日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举行视频会晤,并以视频连线形式共同见证中老铁路通车。

详细路线

中老铁路是中国与老挝之间通行的一条铁路,是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中国云南省玉溪市,经普洱市、西双版纳、中老边境口岸磨憨,经老挝著名旅游胜地琅勃拉邦至老挝首都万象。

(中老铁路路线图)

中国段

即玉磨铁路正线全长508.53公里,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60公里,为国铁Ⅰ级电气化铁路。其中,玉溪至西双版纳段为双线,西双版纳至磨憨段为单线。项目总投资505.45亿元人民币,工期5年。2016年4月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将建成通车。

老挝段

北起中老边境口岸磨丁,向南经老挝北部的南塔省、乌多姆塞省、琅勃拉邦省、万象省后到达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首都万象市,全长414公里,总投资约374亿元人民币。客运时速160公里/小时,货运时速120公里/小时,是普速铁路。中老铁路老挝段建设由老中铁路有限公司承担。该公司由中方投资70%股份,老挝政府投资30%股份设立,负责中老铁路项目老挝段的总体投资、建设和运营。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2016年12月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6月全线铺轨完成,2021年12月底前通车运行。

(中老铁路老挝段路线图)

中老铁路于2016年12月开工

在中老两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

取得一个又一个的阶段性胜利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回顾

这条中外瞩目的新通道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的大事记

2015年

11月13日,中老铁路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标志着中老铁路项目正式落地。

12月2日,中老铁路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标志着中老铁路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2016年

4月19日,中老铁路通道重要组成部分玉磨铁路全线开工建设。

12月25日,中老铁路全线开工仪式在老挝北部琅勃拉邦举行。

2017年

12月12日,旺门村二号隧道顺利贯通,成为全线首个贯通的隧道。

2018年

7月17日,国内段第一长桥橄榄坝特大桥主体工程完工。

10月28日,中老铁路纳堆一号隧道胜利贯通,这是全线首个贯通的千米以上隧道。

2019年

3月21日中老铁路磨丁隧道胜利贯通,这是全线首座贯通的长大隧道。

6月1日,中老铁路全线最长桥梁楠科内河特大桥顺利架通。

7月29日,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成功合龙,该桥是全线施工难度最大,技术最复杂的桥梁。

9月6日,中老铁路中国段第一长桥——橄榄坝特大桥顺利架通。

9月15日,中老铁路玉磨段重点控制性工程四线铁路特大桥成功合龙。

9月22日,中老铁路最后一条长隧道福格村隧道顺利贯通。

2020年

4月1日,中老铁路跨湄公河特大桥班纳汉湄公河特大桥全部合龙。

10月15日,中老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南联山隧道顺利贯通,这是中老铁路目前贯通最长的单线隧道。

11月28日,全线第一长隧安定隧道顺利贯通,为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基础。

2021年

2月21日,中老铁路头号重点工程安定隧道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10月12日,在位于西双版纳的曼木树隧道出口,随着最后一组500米长钢轨精准推送到位,标志着全线铺轨完成。

10月16日,被命名为“澜沧号”的首组CR200J中国标准动车组在老挝万象站正式交付老挝。

11月19日,中老铁路国内玉溪至磨憨段试运行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为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做准备。

11月30日,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国境铁路协定》,该协定是中老两国第一个铁路领域的政府间合作文件。

12月2日,国内玉溪至磨憨段车票发售。

中国和老挝一衣带水

今年是中国与老挝建交60周年

中老铁路被赋予了新内容、新使命

它不仅是“一带一路”的里程碑工程

更是中老两国人民的热切期盼

1、一条互联互通的繁荣之路

中老铁路的建成开通如一条纽带,连接着中国和老挝,辐射东南亚各国,是老挝实现从“陆锁国”到“陆联国”的重要通路。建成通车后老挝将迈入铁路运输新时代,中国的货物、老挝的物产将经由这条铁路大通道实现产地到消费地的“点对点”快速运输。同时,通过中老铁路精准连接起了老挝与中国,使其正成为老挝连通中国和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金钥匙”,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起到积极作用。

2、一条深情厚谊的友谊之路

作为山水相连的好邻居,两国已经风雨兼程、相伴同行地走过了60个年头。我国一向重视邦交友好,中老铁路的建成开通不仅是献给中老建交60周年的一份大礼,也是中老两国在历经一个甲子过后,中老友谊历久弥坚的见证。从连接两国的“友谊隧道”到飞驰的“澜沧号”,再到中老铁路建设中一幕幕温暖动人的故事,让这份超越国界的友谊不断在中老铁路上延伸。

3、一条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幸福之路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中老铁路的建设无不体现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命运共同体理念。中老铁路建设期间,积极聘用老挝当地员工,共为老挝人民提供11万人次就业机会,积极采购当地建材物料,累计采购费用超51亿元人民币,大量修建施工便道、接通沿线水电、修建近2000公里道路水渠,极大改善了沿线百姓生产生活状况等……中老铁路处处都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写照。它不仅是老挝人民的期盼,也满足了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有助于促进老挝与中南半岛其他国家实现共建、共享、共同发展,对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深远影响。

对云南而言,中老铁路的通车

带来全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口岸经济”“站点经济”蓄势发力

加速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跨境贸易机遇:物流时间从30小时缩短至10小时

中老铁路的开通,以昆明南火车站、王家营铁路集装箱中心、昆蓉欧班列等为代表的跨境多式联运通道和国际物流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和延伸。通过多式联运构建以昆明为集散中心的国际物流新通道,有助于昆明的企业到磨丁特区和赛色塔综合开发区投资兴业,拉动中老双方经贸合作,推动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昆明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得更加明显。

来到玉溪,中老铁路在此段设了5个密集的站点,铁路开通使得位于泛亚铁路中线和东线“Y”字形交叉口的中国西南·玉溪国际物流港加速打造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目前,在物流港内,一批物流及关联产业已经悄然布局。

依托铁路区位优势,以铁路研和站、南站两个货运站为中心辐射物流服务其他产业,推进中国西南国际物流港近期项目建设,加快路通物流项目、金腾物流项目、玉溪粮油(冷链)应急保障配送中心项目等项目建设,加快园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不断完善区域性物流枢纽功能。

大通道建设机遇:千亿产业园布局提前就位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为紧抓中老铁路开通机遇,加速推动“南出、北上、东连、西接”大通道建设。南出,与中老磨憨-磨丁合作区签订《联合创新合作协议》,在跨境商事、跨境产能、跨境电商等8个方面开展合作;北上,与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在平行车进出口、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多式联运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口岸和场站建设;东连,与济南片区建立政务互办、信息互换、监管互认的高效便捷通关模式,加强物流通关合作;西接,与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共建园区联盟,培育对缅跨境电商新通道,扩大跨境商品贸易规模,加速商品流通。

普洱将结束铁路空白的历史,实现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的优势互补、有效衔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助推普洱全力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国际生态旅游胜地,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样,森林资源丰富的普洱也积极利用优势区位提前布局千亿产业园,并以普洱工业园区为载体,以绿色能源、现代林产业和生物医药为主攻方向,坚持以创新科技为动力,奋力推动工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

跨境旅游机遇:打造最具特色的跨境旅游铁路产品

中老铁路自昆明至老挝万象,沿途穿“三山”过“四水”,四时即体验十里不同天,一日可领略两国人文风采。中老铁路开通后,云南与周边国家具有了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而铁路是最便捷、最实惠的出行方式。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将形成联接昆明、玉溪、普洱、勐腊、磨憨和老挝磨丁、琅南塔、乌多姆赛、琅勃拉邦至万象等重要节点城市的陆路交通大动脉,未来还可以和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铁路连通,成为泛亚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这条大动脉沿线是旅游资源最丰富、气候带最完整、物种资源最富集、生态文化保存最原生、世界遗产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为云南旅游业与东盟国家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很好的便利条件。

穿过高山,跨过深谷

中老铁路宛如一条钢铁巨龙

纵贯云岭大地

在长达11年的建设时间里

无数建设者们穿山跨谷打造钢铁丝路

一个个奇迹在这里发生... ...

治“三山”斗“四水”

中老铁路地处云南西部和老挝北部山区,沿途山高谷深、地质复杂,跨越湄公河等众多水系。国内玉磨段自北向南翻越磨盘山、哀牢山、无量山“三山”,横跨元江、阿墨江、把边江、澜沧江“四水”,桥隧比87.3%。

建设过程中,由于沿途地质构造复杂,全年降雨充沛,隧道多数穿越断裂带,围岩破碎、地下水丰富,并集高地应力、高地热于一体,溜塌、突涌、大变形等不良地质灾害频发,施工难度大,建设难度超出预想。

其中就有洞内涌水形成瀑布、每天可灌满17个标准游泳池、洞内最高50多摄氏度高温的通达隧道;有在“水豆腐”中打洞的新平隧道;有穿越野象谷的西双版纳隧道。同时,大部分桥梁离公路主干道较远,地处峡谷、深水、滑坡体等复杂地质,施工难度较大。

即便如此,建设者们的干劲却丝毫没有减退,而是一直在攻坚克难。他们常说这样一句话,“中老铁路不是铺出来的,而是架出来、挖出来的。”

创两项世界纪录——元江特大桥

元江特大桥作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它位于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境内。由于大桥桥面到江面高差有237米,两侧峡谷坡度达70度,施工场地狭窄、交通不便,大桥的设计施工技术国内外可借鉴先例不多。全桥只能由56个节间进行接续拼装,对精准合龙提出了极高要求。

“大桥两岸山高谷深,地势险要,超过40米每秒的最大风速、昼夜温差也很大,为避免钢桁梁合龙受大风和温度的影响,做好桥梁线形控制是关键所在。”中铁四局玉磨铁路四分部总工程师谢露说。在为主跨刷新世界纪录作出诸多有益尝试的同时,154米的“世界第一高墩”也给建设者提出了极高的挑战。

打造生态绿色线 留住绿水青山

作为“一带一路”中老友谊标志性工程的中老铁路,是推进中老两国互联互通,使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的重大工程项目,是友谊、科技、开放线,更是绿色线。

作为中老铁路国内段建成的主体,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始终把生态环保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贯穿铁路建设全过程。根据沿线不同气候特征、植被状况、地域文化等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进行种植,夯实地基、固化边坡,减少水土流失。深度考虑沿线地域特色和景观文化,种植具有代表性的绿植,做到既整体协调又各具特色。

亚洲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野象谷车站恰好处于亚洲象活动的区域。为“礼让”亚洲象,车站一端是勐养隧道,另一端是西双版纳隧道,两座隧道都是10公里以上的长大隧道。这样的建设模式相当于一条管道从山体内部穿过,而不直接穿越地上的森林,施工均在地下,可减少对当地动植物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惊扰亚洲象,铁路开通后也不影响亚洲象的正常活动。

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携手开创通往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

备受期待的中老铁路,就要来了!

来源 中国日报网、开屏新闻、云南网、云南发布、新华社、科技日报、云南观察微信公众号等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