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在太空遨游3个月的22株云南皇氏来思尔鲜活菌随着神舟十二号飞船返航成功着陆。云南皇氏来思尔的鲜活菌作为本土益生菌代表,被中国载人航天项目遴选为高原特色优势物种进行太空搭载,在为期3个月的“航天育种”之旅结束后,有望产生更加优良的鲜活菌菌株,为国人提供更加优质的鲜活菌产品。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的益生菌市场,但在益生菌“育种”这一全新的种源领域却并不占优势,因为发展起步较晚,中国一直面临着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益生菌菌株,行业高度依赖国外进口。为解决国家食品安全中的种子资源“卡脖子”的问题,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已经筹备良久,正在建设的年产20万吨的云南高原特色乳制品智能化工厂(以下简称智能化工厂)项目就是公司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的真实写照。
在大理经开区,记者看到了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正在施工的智能化工厂,宽敞的厂房、智能化的流水线一览无遗。其中6000平米的研发中心,是来思尔乳业立足于自有酸奶菌株的研发而建设的,力争解决国家食品安全中的种子资源“卡脖子”问题。
项目部副指挥长杜国春介绍,6000平米的研发中心,立足于自有酸奶菌株的研发,可以实现酸奶菌种的工业化生产,为其他企业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益生菌菌种;同时在自主可控益生菌菌种资源库及研究开发方面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并在2年内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乳品研发中心分中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项目部副指挥长 杜国春)
近年来,来思尔产销规模快速增长,原有工厂产能及配套体系已无法支撑公司发展。来思尔乳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为解决企业发展瓶颈,来思尔乳业围绕奶源短缺、产能不足和物流等难题作出有效的数字化转型方案。
今年3月份,省委省政府大理现场办公会提出要把大理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作为大理本地的知名企业,来思尔乳业牢牢把握契机,迅速行动,加快了在大理经开区建设智能化工厂的步伐,并推动以智能化新工厂为核心的来思尔全产业链数字孪生平台建设,用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力争走出一条数字化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智能化工厂项目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除了6000平米的研发中心以外,还将建设以智能化工厂为核心的来思尔全产业链数字孪生平台,以及配套物流项目。三个部分将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新厂整体建成投产后,公司生产规模将扩大一倍。新工厂建成后,将充分融合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可视化、精益化,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全产业链数字孪生平台是来思尔智能化工厂的亮点之一,“所谓数字孪生技术,是指针对物理世界中的物体,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来构建一个数字世界中一模一样的的实体,藉此来实现对物理实体的了解、分析和优化。”在新工厂,中国移动大理分公司解决方案经理文雪飞介绍到:“我们将这种数字孪生技术与5G技术相结合运用到新工厂建设中,在计算机世界再造一个与之匹配、对应的孪生工厂,实现工厂的全要素数字化和语义化、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
(中国移动大理分公司解决方案经理 文雪飞)
以“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该智能工厂可以通过三维可视化建模、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覆盖多业务领域的智能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建设覆盖工厂生产管理全业务、全层级、全过程的智慧工厂数字孪生体平台。
在物流方面,来思尔乳业通过5G与工业物联网的结合,能帮助实现园区内人员、资源、设备管理与协同;5G还能帮助园区智能识别车辆,并智能引导货车前往系统推荐的月台作业,让园区内的车辆通行更加高效有序,让整个物流真正“活”起来。
“原来全手动发货,整个园区可能需要80多个物流工作人员,建成投入使用以后,10多个人就能负责整个园区的发货工作,发货效率大大提升。”杜国春说道。
近年来,大理州牢牢把握环洱海流域转型升级的契机,积极融入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大潮,推动洱海流域一批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来思尔乳业“智慧工厂”只是大理州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未来,数字化赋能将延伸更多的产业,助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迪 刘珈彤 文
邓斌 图/视频
编辑 沈艺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