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弦一响 脚底板就痒,难忘可邑小镇的非遗之旅

春节的气息已经越来越浓,在弥勒这座被日光眷顾的城市,河堤旁的水草已经开始转绿,桃树、梨树、李树逐渐抽出新芽。走进弥勒可邑小镇,《阿细跳月》的三弦声、笛子声、口哨声不时从绿荫泄出,在风景如画的小镇内漫步,感受浓浓的节日文化。

阿细拦门酒

以酒待客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传统。走进弥勒可邑小镇大门,就会有一群穿着绣花衣服的青年男女,用密筛为盘,端着几碗自酿的小锅酒迎上来,阿细语的敬酒歌唱了一支又一支,把客人唱得心花怒放,高高兴兴喝下一碗迎门酒。

畅游密枝山

走进景区,遥看密枝山,一幢幢小屋隐在崇山峻岭之间。大家可以通过悬崖峭壁和沟壑上搭建的栈道、栈桥蜿蜒走进密枝山,沿路可见各种怪石林立,名木、野花、虫鸟、树藤萦绕眼前,感受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山林野趣,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在天然氧吧里遨游。

行走在密枝山中,在观景亭鸟瞰山色云雾,远眺周边村寨,怡然自得,仿若身在世外桃源。

可邑古村核心区

可邑小镇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聚居地,现在仍保存了传统的彝族民居风格——黄土舂墙,木头为柱,黑瓦做顶,稻草混在泥巴里抿墙皮。每家都有正房、厢房两层。正房的上面一层用竹篾隔开,是个小仓库,一应粮食作物都要收上“楼海底”藏起来。下面设有厨房、堂屋、还有一间老人的住房;厢房用木板隔起来,上面三四个房间用来住人,下面是牲口圈,木板的密封性很好,不会影响人的居住;每家都有宽敞的院子,基本都有厦子、二台、院心三个结构,可以在院心里晒粮食。

走在传统的阿细村寨,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或烧饭、或泡茶,欢声笑语在青山绿水间回荡。有人在做农活,有人在调三弦,有人在做笛眼,有人在咂草烟,农家生活气息浓郁,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然,令人心驰神往。

非遗传习馆

可邑小镇阿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不同于一般的民居,传统中式建筑在小镇里自成一格,国家级非遗《阿细先基》《阿细跳月》传承人在这里向游客讲解阿细的非遗历史,展示非遗技艺。

探秘阿细国家级非遗

到弥勒可邑小镇,一定要细细了解《阿细先基》《阿细跳月》这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细先基》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口传创世史诗。由“引子”“最古的时候”“男女说合成一家”“尾声”四个部分组成。“最古的时候”描写了天地万物的起源,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人类早期的艰苦生活、所承受的诸种磨难,以及淳厚的阿细人风俗,人与自然的矛盾贯穿诗篇。“男女说合成一家”以男女情爱为发展主线,栩栩如生地刻画了阿细人民对纯真爱情、美好事物的热烈追求与憧憬。情节跌宕起伏,刻画了彝族支系阿细人勤劳勇敢的形象。

《阿细跳月》是彝族支系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因多在月光篝火旁起舞,故名“阿细跳月”。舞蹈分老人舞和青年舞;舞步有踹脚跳、鹤步单腿跳、弹跳步、跑跳步、转身跳、拍掌跳等;伴奏有大三弦、大中小竹笛、小三弦、三胡、月琴、唢呐、哨子等,节奏热烈欢快,动作豪放粗犷,气势恢宏,扣人心弦,表演时可几个人、几十人或上千人共舞。

与“阿细跳月”共舞

“活着不跳月,白来世上活”,彝族支系阿细人会走路就会跳月,会说话就会唱歌。可邑小镇村落中间新建了面积8000平方米、中心直径40米的圆形表演台——祭火广场,供游客观看祭火表演,并在祭火结束后参与到阿细跳月的欢乐舞蹈中来。

对彝族支系阿细人来说,只要听见三弦响,背篓背不动了、织布织不动了、刀子抬不动了,脚底板就痒了……山上的摘树叶附和,吸烟的拍烟筒附和,晾包谷的打节拍附和,路上的不自觉扭起来,地里的往跳月场赶着去,笛子吹起来,三弦弹起来,阿细跳起来。

到了晚上,祭火广场烧起熊熊篝火,当地的姑娘小伙、老人小孩就赶到了跳月台跳月。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也可以跟着当地人的脚步一起舞起来。一会是半月形,一会是圆月形,脚步翻过去转过来,格外有趣,映着通红的火光,每个人脸上笑容愉悦。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孙思漫 文
姚智慧 弥勒文旅 图责编 马寅瑞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