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中国云南彝族》——第十五集

大家好!上一集里,我们介绍了元明清时期彝族的土司制度和彝族土官;今天我们先来说说元代彝族地区的交通枢纽。

元王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后,十分重视交通的建设和发展,在各地彝族地区普遍设置了“站赤”。“站赤”就是设置于各地的交通驿站,也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交通路线站点。

元代各地彝族地区驿站交通网四通八达,主要的交通驿道有9条:一是昆明经昭通至宜宾道。这条道路的路线有两道,一条昆明经嵩明杨林、马龙等11站到达昭通,另一条是昆明经嵩明杨林、会泽等7站抵达昭通。两道在昭通会合后,经四川盐津、定远等地抵达四川宜宾,再由水路到重庆;这条道路大致沿袭了前代的石门关道,元代在此道上设置了若干驿站,此道后来迅速成为云南通往四川、重庆的重要通道;

二是昆明经昭通到达泸州道。这条道路的走向是从今昆明经嵩明、马龙、曲靖和宣威,入贵州经过威宁、赫章、毕节,再经昭通镇雄过四川叙永和纳溪抵达泸州,前行西北可到成都,前行东北可达重庆;

三是昆明经安顺抵达黄平道。这条道路从昆明出发途经嵩明杨林、马龙、曲靖、普安、安顺、贵阳、黄平到达贵州镇远后直通中原。近代修建贵阳到昆明的公路和铁路,大致沿袭这条驿道;

四是昆明经楚雄、大理至景洪道。这条道路的路线有两条:一是从昆明经楚雄、大理过景东、镇沅、普洱至景洪,这就是明代史书中记载的“贡象下路”;另一条是从昆明南下经建水、元江、普洱至景洪,向南可达泰国和老挝北部。近代修建昆明至景洪的道路,大致沿此条驿道修建;

五是昆明经四川凉山至成都。这条道路共设置了24站,沿途经过楚雄武定、四川会川、德昌、建昌各路直达成都。近代大致沿此道修建了成昆铁路,经过这条道路从昆明到达成都只有1300公里,建成以后逐渐成为重要的交通线;

六是昆明经通海至蒙自道。这条道路从昆明经晋宁、江川、通海、建水到蒙自,继续南下可到越南河内。此道基本上沿行了唐代安南通天竺的南道;

七是昆明楚雄经大理至保山道。这条道路从昆明经安宁、楚雄、大理到保山、德宏,前行可达缅甸中北部。抗战时期修建的滇缅公路,沿袭了元代以来的此条驿道;

八是昆明通达南宁道。这条道路有两条支道,一条是从昆明经晋宁、澄江、石林、陆良、师宗、广南、富宁到达南宁;另一条是昆明经晋宁、江川、通海、建水、开远、广南、富宁、广西靖西到达南宁。现代修建的昆明至南宁的公路大体沿袭此道;

九是北至大雪山道。走向是从今昆明经楚雄过大理达滇西北入四川或西藏;东经康定、天全、雅安到达成都,或西行至西藏拉萨。此道在南诏时期已经是重要通道,宋代为大理国联系成都与吐蕃的重要交通线。

这样,以昆明为中心途经彝族地区的交通网在西南地区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不仅打通了云南与四川、贵州、重庆、广西乃至中原等地的联系,也开辟了云南与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大通道。

接下来,我们介绍彝族地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浪潮。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魔爪逐步伸到广大彝族地区,彝族等各族人民不断举起反帝反封建的起义大旗,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活动,为捍卫祖国领土的完整作出了巨大贡献。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这一革命运动立即得到各族人民的积极响应,1862—1863年太平军路过西南彝区时,受到彝族人民热烈的拥护和支持,有的还在各地区爆发规模不等的起义,声援和配合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1853年,哀牢山上段楚雄州南华县锈水塘彝族杞彩顺率领彝族农民起义,揭开了哀牢山各族人民反清起义的序幕。1856年,弥渡彝族李文学率5000多彝族农民在天生堂誓师起义,推举李文学为“夷家兵马大元帅”,起义军先后控制了巍山、弥渡、南华、楚雄、双柏、景东、镇沅、新平、元江、墨江等10多个县的大部分地区,成为了全国性的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1856年,云南巍山爆发以苏辉祖、罗朝凤为首的彝、汉各族人民的抗粮暴动。1857年春,祥云彝族金肇盛等领导彝、汉各族人民起义,建立大古老农民政权。同年,武定县彝族人民在毕顾保、唐有忠、李再兴等人的领导下起义,并得到富民、罗次、禄劝、元谋等县彝、汉各族人民的响应。

1857—1860年,石林、宜良、陆良、澄江等县彝、回各族人民举行联合起义。1895年,云南元阳、金平的彝族、哈尼族等各族人民,多次联合起来抗击法国侵略军。1900年春,今怒江边境片马地区茨竹寨彝族土把总,率兵抵抗英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壮烈殉国。

1903年,个旧锡矿的彝、汉各族矿工爆发起义。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期间,不少彝族仁人志士参加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行列,各地彝族相继爆发了如火如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

好,这集的内容就到这儿。下一集里,我们将讲述明清时代的彝族文化艺术,欢迎届时收听收看!下期见!

文/图 来源于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云南彝族》

音频 文旅头条新闻网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