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昀璐,1995年生,云南楚雄人。诗歌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扬子江诗刊》等杂志。”
你可能会疑惑,这位兼具美貌与才华的当代优秀青年,跟贾岛有什么关系?这事儿要从我们最近出的一本诗集《寻云者不遇》说起。
看到这本裸脊烫金、装帧精美的诗集,小编爱不释手,读起来更是神清气爽,但感叹之余,脑海中升起一个念头——哎,这本书为啥叫“寻云者不遇”?
是去寻“云者”不遇还是“寻云者”不遇?想到这里,“寻云者不遇”这几个字在小编心里立马变得缥缈莫测起来,仿佛后面有无穷无尽的空间。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为了确认,小编请教了作者李昀璐,她说确实来源于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长久徘徊在她的心里,陪她长大、写诗,成为她的精神家园。虽无师承,却自相契。(姜巫)
诗集精选
老虎风筝
每个放风筝的人
都想飞,靠一根线
拉住蓝天另一端
蝴蝶五彩斑斓燕子
线条流畅,轻盈翻飞
更多的三角形、多边形
我们身体无法拥有的形状
风穿过骨架,肉身太沉重
空旷的原野上
有人牵着老虎风筝
虎爪一遍遍掠过头颅
在胸腔,发出低沉的共振
银河修理员
背光的狭长甬道切分空间
寻找取景点,一览偏转的误差
观测永恒的最佳时间。在边缘
凝望沉没又浮现的橘色光环
尚有余力修正彼此坐标
为你明火执仗也为你披星戴月
新生
看到光就想哭
看到洁白的一切
墙壁,床单,被子
看到墙壁上反射的阳光
看到妈妈
我的身体里有一只坏掉的钟
坏掉的钟,忽快忽慢
开心时走得飞快,一杯酒才端起
春风就谢了,桃李飘零
就再也想不起来了,故人的脸
雨飞快地凝固
抬眼已是冬天,而钟开始变慢
一个个午后被拉得漫长
与自己相对,再无话可说
山外落雪,红茶已冷
日光迟暮,想看晚霞的人
需耗尽比别人更久的一生
水果糖制作指南
椰子糖,洁白,质地坚硬
拟态棕榈科,正如柠檬糖是浅黄
苹果糖是绿色,未成熟状态
有冰冷的酸味,酸是冬天
是牙龈上的风和倒戈的水果刀
取走你的糖
离别是橘子味,暗恋是荔枝
刺壳固守仅剩底牌
思念是劣质白糖,模拟
心碎和眼泪
无人知道的萧小姐
如果我有一百个名字,就重识你九十九次
一边挨着急促的厌倦:它周期不定
但精确降临。一边手植新的分身
换置已被厌弃的姓氏,虚构不同身世
借走一张又一张画皮,我在所有的战役中
败走复又重新折回,交出指南针、地球仪
和圈养的野狐狸,交出漫过我头顶
又让我无数次侥幸逃脱的夜晚
却死守最后一个名字
它与你同一个姓氏,只能生在
青白色的碑石
里面藏着九十九个死灰复燃的春天
ID
在取号机前,她蹲在地上
笨拙地寻找身份证
塑料袋中,一个个本子被取出来
离婚证,失业证,机动车驾驶证
过期的社会保障卡,从空药壳中掉出来
使得拼图更加凌乱
那个低头在地上
平铺自己过去的人,动作缓慢
乡村速写
小地方的喜丧格外集中
牛车踩上花车留下的辙印
悲欢交错长在一根树枝上
唢呐声吹过原野
院门始终紧闭,橙红的柿子
枝干遒劲,砂糖橘子
像一颗四十年的水果糖
门缝里
一只小狗头叠在另一只上
向外张望,叫声欢快
冬天的河
河流慢下来,趋于停滞
也许还有别的东西,同时慢了下来
比如两岸竹子窃窃的语速
悬而未决的雪意
以及附着在河上的一切
石头,浅滩,飞鸟。包括时间
田间站着舅母,和青葱的豆荚
临水照影,她们的清丽淌得极慢
背着背篓,逆流前行的老人
慢慢直起了腰
阿么奶
珍珠一样的小院子
可以落在任何泥泞之地
每一种天气都是奶奶的子女
温度细微的变化
要精心搭配不同的食物
事物之间的对话朴素简单
酥油茶不要加糖
阴天吃凉粉,要稍微煎一下
一切都自然发生
就像人身上的年轮,显现于脸庞
凭此相认
晚安,库洛希亚玫瑰
你选择何时沉睡,何时
就是夜的开始。人清醒的时候
会像一颗自转周期不定的星球
在心中虚拟无数次日升日落
一天中光芒最盛的时候,我们
拥有无数种颜色就像,坐拥无数座花园。
孤独可以是飞鸟,时差,
也可以是花园。是一个车水马龙的午后
华灯初上的傍晚,你始终
身怀光明无法读懂的部分
却使得自己更加醒目。无数次
我看到迟缓的目光、破碎的笑意
和发白的衣领,会为自己
衣着光鲜而羞愧不已
雪夜与咖啡
雪花簌簌落下,最冰冷的花束
也有人握在手中,一遍遍的温暖
我发了很多条微信,在你的对话框中
积累成绿色的河流,也渐趋冰冷
无人应答的词句,生根在空旷的夜空
飞机从窗外驶过,凌晨三点
雪崩,轰隆地降临在我的头顶
来源 长江诗歌出版中心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