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刻画在国家名录中的“怒江印象”

怒江,地处中国西南

在这片隐匿于世外的“仙境”中

孕育了数不清的奇迹

多个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存

各项国家级非遗在这里传承发展

构成韵味独特的“怒江印象”

傈僳族刀杆节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敢于“上刀山,下火海”者视为勇士。而现实生活中,“上刀山,下火海”是傈僳族人庆祝刀杆节的重要仪式。

“刀杆节”傈僳语为“阿塔待”,意为“爬刀杆”,是泸水市境内傈僳族传统节日,包括“上刀山、下火海”两种绝技展示,再现了傈僳族翻山越岭的生活状态和勤劳勇敢不怕吃苦的精神。

(“下火海”)

2006年,“傈僳族刀杆节”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上刀山” 赵文胜 摄)

怒族仙女节

“仙女”节,怒语为“乃仍”节,为“仙女、鲜花”之意,民间称为“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怒族人一年中除春节外最隆重的节日,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三月十七举行。

“仙女节”主要内容包括祭祀仙女溶洞、饮用仙女“圣水”、祈求美满爱情、歌舞祈福、民族体育竞技等。

2006年,“怒族仙女节”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卡雀哇”节

“卡雀哇”是独龙语,为“新年狂欢”之意,“卡雀哇”节是独龙族一年之中唯一的节日,节日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每年农历腊月底或次年正月初期间,时间最短3天,最长9天。

(罗金合 摄)

“卡雀哇”节主要内容有结绳木刻传信、制作“拉达尔”“剽牛祭天”、捏制猎物模型、火塘烧松叶、喝木罗酒等,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2006年,“卡雀哇”节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阔时节

“阔时”为傈僳语,“阔”即是年,“时”意为新,“阔时”则是新年,阔时节是居住在怒江境内的傈僳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传统民族节日。

“阔时节”期间,当地居民祭祖祭宗,祈求天地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021年,“阔时节”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傈僳族民歌

傈僳族,主要生活在云南怒江流域,他们以能歌善舞、能弹善吹著称,有“盐不能不吃,歌不能不唱”之说。

“傈僳族民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承载了傈僳族大量民族文化信息,是傈僳族的珍贵智慧与精神财富。傈僳族民歌曲调、歌唱形式多样,音乐富有个性特点且种类繁多,其中,“木刮”“优叶”“摆时”是傈僳族民歌中的三大调。

2006年,“傈僳族民歌”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普米族“搓蹉”

“搓蹉”,普米语意为“跳舞”。主要由四弦琴和羊皮鼓伴奏,所以又称为“四弦舞”“羊皮舞”。

“搓蹉”舞保留了古代的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特点,参与者少则十几人多则上千人,舞步根据音乐节奏变化时而轻盈潇洒,时而粗犷有力。

2008年,普米族“搓蹉”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怒族达比亚舞

达比亚舞是怒族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因怒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达比亚”而得名。

“怒族达比亚舞”种类众多,有反映怒族祖先迁徙的“找土地舞”,反映母系社会的“掰手胯舞”,反映生产生活的“洗麻舞”等,达比亚舞舞姿丰富,以舞者手持“达比亚”边弹边跳为主要特征。

2014年,“怒族达比亚舞”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独龙族民歌

独龙族是个喜歌乐舞的民族,“独龙族民歌”演唱方式众多,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可清唱,也可用乐器伴奏演唱,乐器大多使用芒锣。

“独龙族民歌”根据内容来分,有叙事歌、劳动歌、习俗歌等,歌曲调紧凑优美、节奏自由、情感热烈,具有珍贵的人文及音乐艺术价值,是独龙族人日常生活中,抒发情感和表达心情的窗口。

2021年,“独龙族民歌”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何雨珍 文

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怒江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走进福贡、怒江传媒 图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