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云南 | 孟连宣抚司署:“金色王宫”熠熠生辉,古乐悠悠歌舞翩跹

滚滚红尘,百年岁月弹指间。

1254年,蒙古大军压境,逼迫勐卯(即今瑞丽)政权南迁,南迁之中,有一路人马在傣族王子罕罢法带领下找到了河谷平坝——孟连,傣语意为“寻找到的好地方”。元朝(1289年),在孟连设置木连路军民府,委任傣族首领罕罢法为土司,开始了孟连历代28任土司长达660年的统治。

历代傣族土司衙门——孟连宣抚司署就设在孟连娜允。娜允也因此成为了方圆数百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名字宛如一位傣家姑娘的“娜允”,是傣语中“京城”的意思,即“内京”之意,也是中国最后一个保存完整的傣族古镇。

孟连宣抚司署,傣语称“贺罕”,意为“金色的王宫”,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是云南最大的十八座土司府中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汉、傣两种民族的建筑风格在这里交融,穿越了700余年的沧桑却一尘不染,经历了无数风雨摧折却还风采依旧。

拾阶而上,走入这座“金色王宫”,领略700多年的风云突变,历史沧桑,比之于中原的宫殿,这座位于西南边陲小城里的王宫算不得奢侈豪华,但汉族与傣族建筑的兼容使得它别具一格,也承载了一段边境史诗以及边境各民族的安宁岁月。

娜允与缅甸山水相连,内地、边疆、异域的文化交流在这里得到了融合。到这里,除了看宣抚司署,还要看一场傣族传统音乐文化艺术史诗里的“活化石”—— 宣抚古乐,才能完整地体会到这里的傣族风情与土司文化。傣族音乐艺人经过巧妙绝伦的编排,将古乐器融入到乐曲中,乐律规整、旋律优美动人,结合舞者的肢体表演,向人们诉说着孟连宣抚司与孟连的故事。


在这里,你看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建筑,更能看到建筑承载着的风云变换;在这里,一砖一瓦会告诉你,悠久的历史和古朴厚重的文化;在这里,那些吟唱在时光深处的古乐,穿破年华的轮回而来,这数百年不变的安详与平静,或许就是孟连人心中真正的“贺罕”。

心安处即是故乡。静坐于阁楼之上,抚摸一座宫殿的脉搏,倾听来自历史的对话,听一曲宣抚古乐,看一段古老的孔雀舞,感受文化传承。孟连宣抚司署,在岁月深处等你。

小贴士:

孟连宣抚司署是云南清代衙署的代表,是云南省唯一的一座傣汉合壁建筑群,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土司衙署中保存较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具有较高历史建筑艺术价值。对研究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土司制度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1965年被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署占地6738.19平方米,建筑群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而建,由门堂、议事厅、正厅、东西厢房、厨房、粮仓等组成。整个建筑群系木结构,主体建筑议事厅为傣族干栏式建筑,装饰部分采用汉族的斗栱、飞檐、雕刻、方格窗等建筑风格。

孟连宣抚古乐是以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演奏形式多以合奏、齐奏进行,乐曲旋律规整、优美动听,在吹、拉、弹、唱中还伴以《蜡条舞》、《长甲舞》、《孔雀舞》等舞蹈,表演中礼仪贯穿始终,奏的乐曲规整、风格独特、旋律优美动听,器乐和歌舞配合谐调自然,是傣族乐舞艺术发展的历史见证,是研究傣族艺术史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浓烈的民族特色与地方风格。2009年8月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早安云南》清晨的第一声问候,是专属你的“云南美”

指导: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

主办: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协办:各州市宣传部 各州市文旅局

承办:云南网

监制:刘晓桐 杨洪文

策划:锁华媛 刘晓颖

统筹:杨之辉 林云冬 罗蓉婵 何沐 曹璐 唐丽娜 张碧玉 郭凯 李星佺

本期文案:普洱文旅

图片编辑:方  锐

海报制作:王 元

图片:普洱市委宣传部、孟连县委宣传部



来源 云南网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