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看门道,2018首届普洱茶生茶专场品鉴会今日举行

95.1摄氏度,15秒,1个多小时,这一串数字代表的是一场普洱茶品鉴会的专业度……5月26日,由云南省瑞茗源茶叶行业协会主办,大道沧茶业实效商学院承办的“2018首届普洱茶生茶专场品鉴会”在大道沧茶业实效商学院举行。品鉴会上,5位品鉴专家对6款普洱茶生茶的茶饼外形、开汤茶色、茶汤气味,茶汤滋味、叶底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专业品鉴。完毕后,对6款茶出具了品鉴证书。


15秒均衡冲泡 ,5专家专业开品

据史料《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划,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最先为药用,由于茶叶生化成分丰富,对人体的健康有利,于是从药用发展为饮用。随着大众对茶叶的不断认知,茶作为一种健康生活饮品备受消费者青睐。


“香陈九畹芳兰气”的普洱茶,被称为“可入口的古董”。如此尤物,如何区别、如何专业品鉴变得至关重要。今日,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红杰,云南农业大学茶学教研室主任段学良,国家级茶艺竞赛裁判员吕永康,昆明民族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沈晓进,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高级实验师包云秀5位专家齐聚一堂,为茶商、茶农、消费者带来了一场专业的普洱茶生茶品鉴。

品鉴会上,包云秀按照云南省瑞茗源茶叶行业协会制定的品鉴流程,按照GB13121、GB1929标准,先选主泡器——盖碗(180ml),按照GB/T8302标准取样投茶(8-12g),再根据室内温度、湿度,水的PH值、水温等进行冲泡。据周红杰介绍,此次品鉴统一用95.1摄氏度开水,每泡都经15秒均衡冲泡,每款茶历经1泡到13泡不等。冲泡出来后,专家们同时运用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辨别能力,对茶汤色、香气、滋味与叶底等品质因子进行审评,并将每泡的品鉴数据一次一次记录。


普洱茶的品鉴是一个综合感知的过程,每款样茶品鉴需一个多小时,整场品鉴会从上午9点开始,一直持续至下午4点。西双版纳系云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众艺堂普洱茶”、 云南茶东家茶业有限公司的“熙和(邦东古树纯料)”、昆明福万隆茶具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勐库古树茶(生态)紧压茶”、 布朗腊龙香古茶坊的“布朗腊龙香”、 瑞赛茶庄的“瑞赛班章”、 云南大美临茶茶业有限公司的“马鞍山古树茶”,6家茶企的6款茶品,经5位专家品鉴后将意见进行综合,统一给出了每款样茶的“外形与品质”意见,并出具了品鉴证书。同时,此次品鉴的6款茶品,除“勐库古树茶(生态)紧压茶”外,其余5款将入围云南省瑞茗源茶叶行业协会与云南省道沧茶业实效商学院联合主办的“金叶奖”评选。


每月3场品鉴,分享云南好茶

高山云雾出好茶,好茶长在云之南。作为具有天生优势的云南普洱茶,其生态健康的特色属性被大众所熟知,来自景迈的布朗族茶农小伙倪门也来参加了此次品鉴。从小就在茶山奔跑的倪门对茶园的古树茶非常熟悉,当喝起第一款众艺堂普洱茶时,他很肯定地说:“这是好茶。”但为什么说是好茶,倪门却腼腆地笑着答不上来。  


这是倪门第一次来昆,对于在自家15亩茶园里忙碌的他而言,现代消费者的冲泡方式、品鉴标准等都是新鲜的。倪门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学习如何泡茶、如何喝茶、如何品鉴好茶。”

随着对普洱茶品饮基础的建立,喝普洱茶的人越来越多,但茶是一种消费者主观体验差异性很大的产品,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同一款普洱茶产品通过仓储时间的不同、仓储条件的不同,品质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变化。


据主办方介绍,通过短短10天的招募,来自茶企、茶商、茶收藏爱好者纷纷响应,已报名了17款茶样参与品鉴,未来,这样的普洱茶专场品鉴将每个月进行三场。周红杰希望:“通过这种专场品鉴,将云南更多的好茶分享出去。”

云南大道沧茶业实效商学院品牌创始人董事长茶正升也表示,云南有许多好茶,但没有非常完善的品鉴标准,希望举办更多专场品鉴,把云南的好茶叶品鉴出来,再把这些好茶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品鉴,全方位、多角度地在云南茶界构筑起一个茶文化平台,在未来建立起整个行业内的品鉴标准。”


云报旅游文化全媒体 张玉菊 文图

责编 赵家琦

一审 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