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正当时,不需跋山涉水,来宁洱磨黑,便能享受一场视觉、味觉的饕餮盛宴,品尝生态美食,欣赏绿美山水,一路吃吃玩玩,与家人、朋友共同感受磨黑的“火热”与“清凉”。
第一站:磨黑八千方
从宁洱县城出发,沿国道G213线一路向北,经过松山水库,公路两旁绿树成荫,青翠欲滴,空气清新,如果您选择早上出发,还能欣赏到山间朝霞。如果您旅途劳累,还可以在这里歇歇脚,感受热情的农家特色美食。
第二站:磨黑古镇
继续出发,沿着国道G213线磨黑连接线公路,欣赏着星光村安乐小组的蓝花楹,慢慢地来到磨黑古镇景区。走进红色美丽街区,体验历史与现实完美融合的红色之旅。
红色文化主题街道
磨黑因盐而闻名,因盐茶而发展,曾经的磨黑古镇商贾云集、马店林立,东南西北四海客商交汇,一度成为思普大地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通过系列项目实施,磨黑对古镇街道进行提升打造,形成古道流水,石板青幽、道路纵横,院落毗邻的旅游资源肌理形态,原始资源和建筑风貌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和保护。2021年12月,磨黑古镇街区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思普革命纪念馆
以图文、影视、实物展示等方式,对重要历史事件进行场景复原,全景式再现中共思普区地方党组织在中共中央和中共云南省地方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思普区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场艰苦卓绝的人民战争,夺取了革命全面胜利的光辉历程。
红色革命栈道
为磨黑河(古镇景区流域)876米的沿河栈道,建设了木塑栈道架设、石板道路铺设、水景观等,整条栈道以历史时间节点串联磨黑“茶马古道、滇南盐都、革命老区、丽人故里”四张名片。结合河道治理,营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生态环境。
杨丽坤故居
“影坛永驻阿诗玛,人间常留杨丽坤”,杨丽坤故居是为了纪念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杨丽坤所修建,于2009年恢复重建,2010年落成,是一座典型的彝族“三房一照壁”建筑模式。正房一楼还原了杨丽坤家庭的摆设,展现了杨丽坤的家庭文化,二楼为核心展区,陈列了很多珍贵照片和她生前用过的实物,展示了杨丽坤的艺术成就以及她美丽而坎坷的一生。
逛累了,到磨黑饮食文化园、阿诗玛广场附近或周边村寨尝尝磨黑的美食。可以选择来一顿烤猪蹄、肉串、甜肠、茄子、豆腐…等脆嫩香甜、风味俱佳的烧烤,也可以选择来一桌八宝饭、冰糖肘子、水酥、蛋卷、浸豆腐…等色相味俱全、营养搭配的磨黑特色菜“八大碗”。
再搭配上,磨黑特色桶装冷饮——米凉虾、烧仙草、柠檬水(与大众连锁的奶茶店截然不同),在炎热的天气中感受冰凉清爽。
第三站:把边村
继续出发,从磨黑收费站开上高速公路,向北直奔把边村。把边村位于磨黑镇东北部,交通方便,居住着傣族、哈尼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属于亚热带气候,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是全县热区农业开发的前沿阵地。
曼抗村民小组是把边村一个以傣族聚居为主的传统村落。村落依山傍水,背南面北,四面群山环抱,蜿蜒的山路掩映在绿林青蔓中,寨前一条弯弯的江流宛如蛇龙悠然长卧。村中小巷曲曲折折,回环如棋局,风雨剥蚀的石阶青瓦,醇熟善良的风土人情,构成了一处和谐宁静的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往返。
五月,村前整片平整的农田水稻恣意生长,在坝区感受风吹稻浪的沙沙声,在桥上感受江水绵绵的波光粼粼。
第四站:江西村
把边村向东出发,沿着蜿蜒在把边江江畔的沿江经济路,直到江西村。江西村地处磨黑镇东北面,江边“特产”小鸡芒果还在“萌芽”状态,但已经引得饕客垂涎。小鸡芒果小而清香,芒果芽配上当地特产农家酿制豆酱,酸、脆、香、咸、辣在口腔中碰撞。
沿途江景风光、田园风光秀美。在路边,还有西瓜售卖点,甜脆西瓜咬一口清凉解渴,暑意褪去。
到达新併码头,在山水间,满目绿色,让人直呼“风吹草低见牛羊”,忍不住在此唱一首山歌。
江西村再往前,您将到达普义乡野钓大赛、到达墨江县黄焖鸡节现场,欢迎您来磨黑打卡路途上的最美风景、最美风味。
文旅头条通讯员 江晓蕊 杜林翰 赵晨旭 周政 文
磨黑镇 供图
责编 康莞悦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