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锡工匠】李乔平:躬行实践,奉献青春

在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这艘巨轮上,无数青年在此奉献青春,为云锡的技术创新添砖加瓦,助力云锡打造世界锡冶炼新名片。李乔平就是众多云锡青年当中的一员。

扎根一线,勤学苦练勇创新

2012年,李乔平从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专业毕业后到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分公司工作,他凭着一颗炙热的心和对冶炼事业的执着追求,一直扎根在生产一线从事锡冶炼技术工作。

工作初期,李乔平先后到精炼车间、炼渣车间、电解车间、电炉车间、熔炼车间、动力车间进行流动实习。通过流动实习,他对冶炼分公司各车间生产流程及工艺进行了初步了解,并对公司整体生产流程有了一定的掌握。他于2013年3月定岗在炼渣车间,开始对具体的工艺技术进入深入的理解学习,积累经验。

从参加工作至2018年底,李乔平一直从事烟化炉操作工的工作。因为能够吃苦耐劳,认真遵守和执行车间规章制度和生产指令,他荣获了2016—2017年度分公司“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度“优秀青安岗岗员”荣誉。

通过努力学习烟化炉生产工艺技术知识,积极掌握烟化炉主要设备设施性能,李乔平在工作中积累和充实自己的生产经验,快速熟悉了烟化炉生产操作技术技能,把专业技术知识融入生产实际,掌握一套自己的操作技术经验。他也因此具备了较强的烟化炉生产操作技能,并荣获2015年分公司烟化炉操作技术能手和2015—2016年度云南省技术技能大赛锡火法冶炼工(烟化炉工)技术能手称号。

2019年至2020年,李乔平开始接触烟化炉生产管理工作。为了能较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理清工作思路,他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勤奋工作、恪尽职守,努力完成各项工作。在车间领导及同事的帮助下,李乔平顺利完成了从员工到管理者的过渡,进一步加强烟化炉生产技术的认识和掌握,学习提高生产管理能力。期间,他积极参加车间技术攻关,先后参与《烟化炉富氧熔炼参数优化试验研究》《2#烟化炉粉煤输送方式优化与研究》《混合型硫化剂试验研究》等项目攻关,荣获分公司2020年度“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荣誉。同时,他撰写的论文《烟化炉物料含硫品位与硫耗关系浅析》被评为分公司2020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锡烟化炉烟尘量化控制含砷探索研究》被《锡业科技》收录发表。

2020年11月锡系统搬迁试车工作以来,李乔平全程跟进试车工作,协助车间做好试车期间生产运行情况分析研判,不断优化完善工艺配置,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实现新系统的持续平稳运行,为达产达标提供保障。协助车间做好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工作,主动根据车间实际生产情况,持续提升车间物料管理、工艺技术管理、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在不断的实践中,新系统生产运行规律不断得到掌握,操作控制技术经验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新系统存在的与实际生产不适配工艺得到优化改造,为车间更合理地开展生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推动车间生产经营持续走高向好。

勤于钻研,立足岗位建功业

2021年成功竞聘车间冶炼技术员后,李乔平进一步脚踏实地、奉公敬业,不断学习提高,掌握新系统工艺流程、主要设备设施性能和生产运行规律,推进新系统达产达标和投入正式生产工作,融入新系统工艺优化改造完善工作中,协助车间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水平。

在公司《锡冶炼含砷硫酸钙渣无害化研究》《烟化炉处理二次含锡物料新技术研究》科技项目中,李乔平承担起了试验方案的制定、实施,试验期间生产管理,试验数据收集、分析以及技术报告撰写等工作。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锡冶炼含砷硫酸钙渣无害化研究》项目处理了砷钙渣140余吨;《烟化炉处理二次含锡物料新技术研究》共处理硫渣等含铜物料近1800吨,回收有价金属锡1000余吨、铜200余吨。

通过积极参加车间技改项目,李乔平协助组件QC攻关小组,负责撰写的《降低烟化炉混合器报废率》荣获“2022年有色金属行业优秀(特级)质量管理小组”荣誉。

在新的征途上,李乔平还将进一步努力学习、踏实工作,在学习工作中不断锤炼提升自己的各项工作能力,加强组织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全方位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熊昱雯 文

杨雷 图

编辑 李娇蓉

审核 刘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