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锡工匠】浦绍斌:奋斗一线,创新不止

他是徒弟眼中的“好师傅”,他是技术创新的业务骨干,他还是守护安全生产的“安全卫士”,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2年,从学徒工一步步成长为技术骨干,成为了车间的中坚技术力量,他就是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锡业分公司精炼车间结晶机的工序长浦绍斌。

勤学苦练,攀登技艺高峰

工作32年来,浦绍斌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深知不进则退的铁则。

1991年,浦绍斌开始在锡业分公司精炼车间从事结晶机操作工作。开始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自身所学的知识与现实运用存在差距。结晶机操作复杂,需要操作员具备高超的技能和经验,同时还需要对设备和工艺流程有深入地了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开始加强学习,不断地钻研结晶机操作的技巧和方法,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同时,他还积极向同事请教和学习,向技术骨干请教经验和技巧,向老师傅们请教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逐渐掌握了结晶机操作的核心技巧和方法。

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浦绍斌被派往新加坡STI公司工作,面对新的环境,他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期间他严格要求自己,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与外籍员工相处融洽,团结一心,圆满完成公司交给的各项任务。回国后,他深刻认识到,在理论方面存在短板,因此努力学习锡冶金及锡火法精炼等相关专业知识,并将以理论指导实践、理论结合实际作为未来长期目标,全面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综合素质。

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浦绍斌逐渐摸索出一套针对不同物料结晶机高质高产的方法,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操作技能得到不断地提升,练就了一手过硬的操作技能,逐渐成为岗位的中坚技术力量。

改进创新,提升生产效率

在工作中,浦绍斌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总是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他主导了许多项目,通过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成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价值。

结晶机操作需要长时间持续运行,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情况时有发生,这给生产工序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压力。为了最大化提升结晶机工作效率,减少因人员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损失,浦绍斌在工作通过对结晶机槽头叶片角度进行调整,使锡液更加均匀地流向结晶器,减少了叶片的磨损和变形,同时也提高了锡锭的产量和质量。此外,改进后的叶片还可以更加容易地更换,大大减少了停机时间和人力成本。

在锡锭生产过程中,由于浇铸分配器夹渣,锡液中常常会夹杂着一些杂质,会导致锡锭质量下降,严重的需要回锅重铸,会增加产品成本。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浦绍斌带领他的团队,重新设计了分配器结构,对浇铸分配器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分配器,不仅节省了回锅重铸的各项电耗天然气耗量和锡量的折损,也减少了人工清理锡锭外观的这部分劳动力。

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

安全是生产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企业的命脉和核心竞争力。在浦绍斌的职业生涯中,他曾经亲眼目睹过因为安全意识淡薄而导致的工伤事故,这让他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资深的技术工人,他始终认为自我约束是最重要的,不仅注重个人的行为举止,还时刻提醒身边的同事们注意安全事项。

在车间组织开展的“促产量增效益,确保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劳动竞赛活动中,浦绍斌结合班组自身生产工作实际利用班前会及空隙时间做好全组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按照车间的要求落实设备“包机制”,定期巡查、加油,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搞好现场卫生、做好各类物品定置管理,统一规范配置;严格交接班制度,做到交班清楚、接班严格。

32年弹指一挥间 ,浦绍斌日夜兼程坚守在精炼一线,用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工作热情解决了工作中一个又一个问题。接下来,浦绍斌表示会坚持“事事标准为要求、时时奉献争上游”的原则,积极投身公司的发展建设,勇于创新,为公司的发展壮大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熊昱雯 文

杨雷 图

责编 李娇蓉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