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动县(市)委、市政府扛起产改政治责任,县(市)产改领导小组组长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州级成员单位履行好“一岗双责”职责,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狠抓落实,推动全州产改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红河州于3月6日,召开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扩大)会暨2023年度产改述职评议会。
中共红河州委副书记、州委宣传部部长、州产改领导小组组长应亥宗出席会议并讲话,州政协副主席、州总工会主席、州产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张艳梅主持会议,州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州产改办主任姜云通报2023年工作情况。州委副秘书长文颢竣、州政府副秘书长羊劲松以及各县(市)产改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产改办主任、成员单位负责同志、产业工人代表共5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蒙自市、石屏县、红河县、绿春县、金平县、屏边县等6个县(市)作现场述职,州产改领导小组作了一一点评,对取得的成绩经验、特色亮点给予肯定,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其他县(市)和成员单位作了书面述职。会议对各县(市)党委、政府和州级成员单位落实责任、推进工作、改革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民主测评。
会议指出,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推动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希望大家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紧迫感,拿出拼的勇气、闯的决心,推动全州产改工作实现“稳住调优”,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红河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协同联动,逐级靠实责任、传导压力,锚定目标制定措施,汇聚产改合力。在统筹层面,要抓好改革的发力点,采取“9个纳入”高位推、“4个清单”精准推、“3个对子”互助推、“2个机制”激励推、“9432”模式统筹;在实施层面,要找准改革的切入点,实施“铸魂工程”“赋能工程”“幸福工程”“通道工程”“品牌工程”促深化;在惠及层面,要聚焦改革的落脚点,搭建“先进引领”平台、“建功立业”平台、“职工创新”平台、“权益维护”平台、“合作交流”平台增动力。
州委副书记应亥宗强调,要坚持高站位引领,提升产业工人对党的“忠诚度”。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深化党建带工建等工作,着力扩大基层“两个覆盖”,持续引导产业工人中的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当先锋。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提升产改服务大局的“贡献度”。激发建功立业的激情,畅通技能提升的渠道,营造创新创造的氛围。要坚持高品质服务,提升产业工人对产改的“满意度”。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整合资源、协同配合、加强合作、找准定位,推动产改落地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企业要紧扣“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5个重点任务。园区要抓好组织引领、职业发展、素质提升、权益维护四个方面的工作。
文旅头条通讯员 王航 文
张钰笛 图
责编 王楚云
校对 马寅瑞
审核 龚怡丹
终审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