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禄丰市公安局紧紧围绕提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把深化群众共建、共治、共享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在打造“微网实格”基础上,进一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组建成立了4000余人的“禄丰义警队”,形成“民警+辅警+义警”专群结合工作体系,打造“一呼百应、邻里守望”群防群治工作品牌。2024年1至5月,义警队上报安全隐患112处、提供信息线索188条,协助破获案件46件,制止违法犯罪138起。
多员合“义”,拧“多条线”为“一股绳”
在配齐配强村(社区)干部基础上,按照“一村一义警”原则,明确各村(社区)由网格员兼任义警,确定了全市168名村级义警,由市公安局下发聘书、集中培训上岗将辖区企事业单位专职内部保卫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安保人员、护厂队、护校队、“护学岗”等负有安全保卫职责的人员统一纳入义警队,加强学校、医院等重点部位治安力量。广泛动员、定期招募退伍军人、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快递外卖员、送水送气员及KTV、酒吧、烧烤店、旅店经营商户等加入义警队,辐射带动更多热心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目前义警队已发展4000余人,成立义警微信群43个,覆盖全市168个村(社区)、40余个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群体。
体系重塑,变“单一管”为“多元治”
建立市公安局主抓、乡镇派出所主用的义警管理机制,将义警按照自愿、就近原则编入不同支队,指派民警担任义警群主、义警队长。搭建“一呼百应运行管理平台”,引导义警进群“触网”,群、队、网相互交错,民警、辅警、义警“三警”融合,实现警务网格与基层治理同格运作、“警察蓝”与“义警红”协同作战,确保指挥调度一贯到底。建立“网格吹哨、义警报到”工作机制,制定“网格任务+义警职责”两张清单,义警将发现的问题上报到义警群后,一般性咨询、救助等简单事项由民警回复处理或由义警群内接单、线下快处;复杂事项由民警专人负责收集整理,转入派出所综合警务指挥中心协调处置,并对信息接收、分流交办、执行处置、回复反馈各环节实行全链条闭环式管理,实现群众事项一键提交、一网受理。义警“吹哨报到”无法解决的复杂事项,由指挥中心制成《指令单》,以《基层治理工作函》的方式申请乡镇党委政府和市指挥中心提级办理,市级指挥中心根据情况,统筹综治、城管、信访、民政、学校、妇联等力量提前介入、跟进帮扶,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一批婚姻家庭纠纷、青少年心理健康等问题得到提前干预、妥善处理,实现了群内事项70%义警办、20%村格办、10%市乡办的“721”办理实效。
警民协作,汇“小群体”聚“大平安”
把义警纳入应急处突体系,通过与警务室、街面警务驿站、骑警队联勤联动,形成建制化的应急处突单元,提高夜间时段、非工作时间的街面治安力量,打造形成“1—3—5分钟”快速反应防护圈,确保隐患不升级、风险不转化,金山镇实现了累计66天“零刑事警情”、32天“零治安警情”的良好治安记录。动员义警“穿马甲、亮标识”,积极参与巡逻防控、矛盾化解,及时报告发现的犯罪线索、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和求助信息,当好街面治安“千里眼”“顺风耳”,做辖区群众的“贴心人”和“传话筒”,实现矛盾纠纷排查预防在早、主动化解在先,实现警务效能和治安形势双提升。今年以来,义警群体协助化解矛盾纠纷84起,消除各类安全隐患43起,80%的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实现有效化解。将政策咨询、法制宣传、失物招领、扶危济困、心理干预、特殊群体关爱等服务嵌入网格,把治理搬上网、服务连上线,通过线上信息跑路、线下义警“跑腿”,及时为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服务,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警民互动“零障碍”,基层“末梢”秒变民生“前哨”。今年以来,义警队认领完成任务126项,帮助群众找回遗失物品84件,找回走失老人和小孩14人次,协助开展普法87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推送工作提醒、提示64期。
管育并举,建“应急队”为“常备军”
建立义警工作制度,探索实行架构、职责、装备、服装、标识“五统一”,招募、培训、管理、考核、奖惩“五规范”,为执行任务的义警提供防寒避暑、饮水就餐保障,不断提升义警身份认同和服务水平。强化政治引领,民警与义警通过支部联建、活动联办等方式,建立“党建红+公安蓝+义警红”联调队伍,全方位提升义警队伍政治素养。每年至少开展义警业务培训、座谈2次,提升义警责任意识、工作纪律、法律法规等理论素质和个人防护、应急处置、急救知识、纠纷调解等实操技能,让义警队伍沉得下基层、接得住服务。制定义警工作职责和考核奖励办法,对提供信息消除安全隐患、破获案件、处置事件、化解矛盾,或对维护治安、维护稳定做出贡献的义警,由属地派出所在群内通报表扬,并发放1份小礼品,对见义勇为的义警积极协调落实相关奖励政策,激发义警活力。今年以来,金山派出所共发布表扬通报58期,奖励义警23人,有效激励义警队常备常在、长远发展。
来源 中共禄丰市委政法委员会
责编 刘娅娟
校对 李亚
审核 童文文
终审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