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永仁 :走进黉学庙 寻访历史记忆

走进楚雄永仁的黉学庙,寻访历史记忆。黉学亦称儒学,尊孔儒师们以“宣教化、育贤才、善民俗”为目的,黉学记录着永仁明代以来培育人才的历史。永仁黉学庙是历史上读书人藉以腾达的通道,记录着秀才们寒窗苦读的故事,世界孔子后裔联谊会总会长孔德墉先生题写了“黉学庙”三个字,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院院长孔德胜则题写了牌匾。


在岁月长河的流淌中,总有一些往事承载着历史的厚重,闪耀着文明的光芒,永仁黉学庙这座屹立于时光深处的古老建筑宛如一部无言的史书,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传承。

楚雄永仁黉学庙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现有分布面积1350.58平方米,现存黉学馆保留有大成殿、大成门、诗礼堂、明伦堂等大小四五间房屋,布局如故,殿宇巍峨,古色古香。


步入黉学庙的那一刻,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了儒学的精神家园,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红墙青瓦在晨光中散发着庄严肃穆的气息,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大成殿作为黉学庙的主殿,气势恢宏,供奉着至圣先师孔子的布衣青铜像,他表情温而厉,目光深邃而坚定,仿佛在谆谆教诲中期盼着代代学子的成长,紫薇花红,竹叶婆娑,仿佛能听到昔日学童朗朗的读书声,感受到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漫步在黉学庙的庭院中,阳光洒在朱红色的廊柱上,折射出历史的厚重与深沉,技艺精湛的木雕石刻讲述着孔子圣人的足迹,诠释着仁义礼智信的内涵。


黉学庙不仅是一座历史建筑,更是永仁百姓先祖的精神寄托。黉学庙饱经风雨,历经多次修复传存至今,既反映了古代高超的建筑构造智慧,也记录着永仁的历史变迁和文教发展历程,是永仁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来源:永仁县融媒体中心(张桂伟 金晓莹 张晃溶)

责编 许伊欣 王楚云

校对 马寅瑞

审核 杨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