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牟定:民族服饰春节热销 彝绣企业赶工忙

春节前是购衣高峰期,也是民族服饰销售的旺季。在楚雄州牟定县民族文化产业园内,为赶在农历春节前交付更多的订单,各彝绣企业正忙着赶制各类彝绣产品供应市场。

在牟定县杰鲁彝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绣娘们在车间里一针一线已经连续加班多日,而在另一边,企业销售负责人谷圆圆正在整理打包50多件客户定制的绣花衣,这批定单将在26号下午通过物流发往玉溪。企业销售负责人谷圆圆介绍说:“在1月20日接到玉溪客户的订单后,我们赶制、绣花、裁片到完成,一共用了6天的时间。”

“以往过年的时候我们在年前三天左右就会放假,但是今年26号我们家的工人还在这里忙着,一直要做到27号下午结束才会放假。”杰鲁彝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瑞瑞说,“团队的订单之前也是完成了四五百套,目前还剩七八十套没有完成,新的订单又来了一些,现在就只能年后再继续赶制。”


而在牟定锦纳非遗文化传承有限公司,负责人普明惠春节前同样接到了近30件私人服装服饰类的订单,根据不同客户需求,这些色彩鲜艳或淡雅美观的民族服饰、文创产品将在春节前陆续送到客户手中。“在我们这批订单里最受欢迎的要属彝族元素和新中式风格结合的马甲,因为这种款式的服装既满足了现代年轻人对于彝绣的一种理解,同时又满足了年轻人对于现代元素新中式的一个喜好。”牟定锦纳非遗文化传承有限公司总经理普明惠向记者介绍。

彝绣企业忙着赶工的同时,县城彝和园文化产业园区内各彝绣服饰店也迎来了火爆销售场面,当地顾客也纷至沓来挑选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这套衣服还是比较喜欢的,买回去跳脚也可以穿,平常也可以穿,还是比较满意的。”顾客金女士经过一翻精心挑选后选到了自己心仪的衣服。

彝族刺绣是牟定彝族妇女千年传承的一种纹样装饰技艺,常以图案的形式体现在各类纷繁绚丽的服饰上,也被称为“指尖上的艺术”。近年来,牟定县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和领军人才的作用发挥,努力构建“园区+龙头+经营户+绣娘”的产业联动发展格局。2024年,牟定县共培育彝绣企业165户,有个体经营400多人,从业绣娘8800余名,实现彝绣产业增加值6500万元,绣娘人均收入从2012年每月600元增加到如今每月3200元,广大绣娘实现了“背着娃、绣着花、护着老、养着家”的目标。

文旅头条通讯员 赵光荣 李发万 文

牟定县融媒体供图

责编 王楚云

校对 马寅瑞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