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普携手谋新篇!2025年普洱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暨沪普文旅协作签约仪式在沪举行

为深化沪滇文旅协作,贯彻落实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提升干部队伍专业素养,赋能普洱文化和旅游产业提质升级。4月21日至27日,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40名文旅系统干部及从业人员赴上海市黄浦区文化中心,参加2025年普洱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本次培训以理论授课与实地调研相结合,聚焦文旅融合创新、新业态开发及数字文旅服务等前沿课题,为普洱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

理论实践并重,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

本次培训紧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主线,围绕乡村旅游实践、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创新、旅游新业态开发及“旅游+”“+旅游”产业融合等主题展开。开班首日,专家深入解读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与实践路径,强调通过文化赋能旅游、旅游反哺文化的双向联动,构建全域文旅新格局。

课程设置注重“上海经验”与“普洱需求”结合,引入典型案例分析,专题授课《乡村旅游——现代旅游的第二张脸谱》探讨乡村资源活化与产业升级的可行模式;《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公共数字文化旅游服务创新路径》聚焦数字化技术在文旅服务中的应用,为普洱智慧文旅建设提供思路;《旅游新业态开发》《“旅游+”“+旅游”》探索业态开发与产业融合,培育新消费场景与跨界融合动能。

实地调研取真经,深化东西协作谋发展

培训同步开展了多场实地考察,深度对接上海优质文旅资源。通过考察黄浦区文化中心,调研“市民夜校”惠民项目,探讨公共文化服务与市民需求精准对接机制;考察小东门街道文化中心,学习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与社区文化品牌打造经验;考察明复图书馆,感受百年图书馆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服务功能的有机融合;考察徐家汇书院,学习新型文化地标的“阅读+”跨界运营模式,为普洱文旅空间提质提供借鉴。

沪普协作签协议,五大领域深化联动

4月23日,沪普两地文旅部门签署《文化旅游协作框架协议》,明确五大合作方向:一是共拓文旅市场,联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互推疗休养目的地,支持普洱在沪开展招商宣推;二是共护文化遗产,协同推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非遗传承及博物馆文创开发;三是共建公共文化,推动文艺作品互访、文化单位交流,培育特色文旅品牌;四是共治文旅市场,强化执法联动与投诉处理,共护旅游市场秩序;五是共育专业人才:依托黄浦资源,通过“送教上门”“实地培训”为普洱输送管理及一线服务人才。同时,双方将建立日常沟通机制,搭建文旅企业合作平台,每年开展协作磋商,持续拓展合作深度。

以学促干谋发展,文化旅游启新程

此次培训既是一场“思维破冰”之旅,更是一次“实践赋能”之行。上海在文旅融合、数字转型、业态创新等领域的经验,为普洱破解发展瓶颈提供了重要参考。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以此次协作为契机,立足生态资源与民族文化优势,加速“旅游+”“+旅游”产业融合,推动乡村旅游提质、智慧服务升级,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旅IP。

此次沪普协作,标志着两地文旅合作迈入机制化、常态化新阶段。未来,双方将携手探索东西部文旅协作新模式,共促“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为乡村振兴与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旅头条通讯员 姚梦溪 文

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责编 李舒琪

校对 童文文

审核 李元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