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晚,2025年玉溪市“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明实践示范活动在红塔区北城街道大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璀璨启幕。盏盏华灯如星子般缀满夜空,为这场文化盛宴增添了温馨而隆重的氛围。
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红塔区委宣传部(区委文明办)精心策划,以“粽情端午·古韵传承——共筑文明新风尚”为主题,巧妙融合了文艺展演、端午民俗体验、廉洁文化宣传、文旅资源推介、禁毒知识科普等多元场景,让千年端午习俗在现代社区的烟火气中焕发全新生命力。
活动现场,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的文旅志愿者队伍格外引人注目。志愿者们在人群中热情地为群众讲解玉溪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您看,这张《温润玉溪 旅居福地》宣传册,里面详细介绍了抚仙湖的湖光山色和哀牢山的原始秘境。”志愿者一边递上图文并茂的文旅资料,一边指着《玩转玉溪》文旅地图耐心说明,“沿着这条线路走,既能体验花腰傣的民俗风情,还能品尝地道的嘎洒汤锅。”不少居民领取文旅宣传推介材料后,表示要趁着端午假期带家人去打卡,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最热闹的地方当属木刻版画非遗传承人白绍斌的拓印体验区。青黑色的雕版上,端午主题的龙舟、粽子图案肌理分明,在暖黄的灯光下泛着古朴的光泽。十几个孩子趴在案台前,屏息凝神地用棕刷蘸取墨汁,小心翼翼地在宣纸上按压。“手腕要稳,力道要匀。”白绍斌手持牛角刮板,俯身细致地指导孩子们,“你看,这样拓出来的线条才清晰。”当一张张带着墨香的拓印作品从孩子们手中诞生时,清脆的笑声与雕版的纹路一同定格成动人的画面。这种“技艺体验+文旅引流”的创新形式,让非遗传承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展示,而是通过沉浸式体验转化为旅游推广的活态名片,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文旅志愿服务的热情与粽叶的清香在晚风中交织,当木刻雕版的纹路与孩童的笑声在广场上重叠,新时代文明实践便有了最鲜活的注脚。它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更是文明风尚的全民共建。这场活动如同端午的艾草,在社区的每个角落播撒下文化传承的种子,让古老节日在现代文明的滋养中,生长出更蓬勃的生命力,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也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来源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张楠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