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市广通镇:“牛角乌”续写增收致富故事

时下,禄丰市广通镇的“牛角乌”梨迎来了丰收季,批发商们早早的赶来洽谈合作,每天还有不少游客前来观光采摘,体验田园乐趣。“牛角乌”优质梨成为了广通镇乡村振兴的“甜蜜担当”,续写着一个又一个增收致富的故事。

广通镇七屯村委会金家庄村和旱坝厂是“牛角乌”优质梨的核心种植区,已有百年的种梨历史了。金家庄村的村长龙彩贵满眼笑意地介绍道:“我们村48户人,家家户户都和‘牛角乌’打交道,种植最少的一户也种了三、五亩,每年也能有几万元的收入,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占了村里一半还多。”

今年已经80岁的杜兴科是金家庄最早一批规模种植“牛角乌”梨的果农。他最初在房前屋后种下几棵,到如今已经拥有了30亩的果园。“我家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种,一开始只是图自家吃水果方便,没想到后来能发展成这么大的产业。”杜兴科笑着回忆道。“现在我家的梨根本不愁卖,大部分供应给昆明、楚雄的批发市场,都是老客户提前预订,还有一部分精装成礼品盒进了各大超市,一年收入基本能稳定在30万元左右。”如今,杜兴科的儿子、儿媳接过了果园的接力棒,一家人齐心协力将这份甜蜜事业经营得红红火火。

40出头的杜彪则是“牛角乌”梨产业的新生力量代表。10年前,他满怀憧憬地投身优质梨种植领域,先后尝试引进皇冠、云南红梨、绿宝石等多个品种,可市场反馈却不尽如人意。2020年杜彪果断将果园里梨的品种全部换成“牛角乌”和云南红梨。三年前,靠着种梨的收入,杜彪一家盖起了崭新的楼房,还购置了轿车、微型车和大型农用车。今年,他家的梨园迎来大丰收,产量预计比去年增加了三分之一,有望突破40吨。“我家今年全部梨卖完,估计20万元肯定没问题。”杜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道。

近年来,禄丰市广通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将“牛角乌”优质梨的种植面积拓展到1300亩。为了提升产业竞争力,广通镇围绕“早熟、优质、无公害”的目标,引导果农迭代升级优质品种,增加科技含量;在品牌培树方面,通过广泛宣传,举办丰收节,“六月六”彝族情人节、村BA篮球(足球)赛等特色活动,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游玩旅居,极大地提升了“牛角乌”优质梨的知名度。如今,“牛角乌”梨已然成为了广通镇的一张亮丽的特产名片,不少游客专程赶来,就为了品尝这一口甜蜜;在销售渠道上,除了传统的线下批发,广通镇还积极开拓线上市场,借助电商直播等方式让“牛角乌”优质梨走出广通,走向全国各地。在深加工领域,广通镇积极鼓励果户和企业延伸产业链,通过大户建冷库实现错季延迟销售,加工制作梨醋、泡梨,梨膏等产品,提高附加值,稳步增加群众收入。广通镇七屯村委会旱坝厂村的龚以贵就承包了40亩果园,将大部分品种改为“牛角乌”,成立了合作社,并且自建了冷库,钻研“泡梨”和梨醋制作工艺。如今,他的40亩梨园年产值轻松突破60万元,产品通过专用“礼品盒”实现高端销售、“线上线下”全面开花,还通过冷库保鲜实现错峰销售,真正做到了让“牛角乌”优质梨四季生金。今年预计全镇优质梨产值有望突破1000万元。

文旅头条通讯员  王荟  周红

责编 任丽华

校对 张楠

审核 于轩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