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和平镇九头山村的山坳间,连片的白菜地宛若大自然倾洒的翠色墨迹,村民王国平正躬身将新采收的白菜整齐地放入农用三轮车,沾满泥土的双手动作利落,额角的汗珠顺颊而下,可他脸上始终笑意盈盈。“今年我家种植白菜七亩多,长势很好,收入可观。依当前市价测算,预计收入能有五万多元。”王国平介绍道。装满整车后,王国平便向山下集市赶去,车轮碾过乡间小道扬起的轻尘中,承载着苗寨人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
如今被村民视若珍宝的“金白菜”,二十多年前仅是零星农户田埂旁的“边角作物”。昔日的九头山村因山高坡陡导致运输艰困,崎岖山路连三轮车都难以通行。“以前采收白菜后,我们需要肩挑人背走数里山路才能到集镇售卖,若逢雨季,菜蔬半途腐烂实属常事。”村中老人们对旧日光景记忆犹新。
转机始于当地政府将“小白菜”定位为“大产业”的决策。为使九头山村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增收动能,镇政府将白菜种植列为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将政策“春风”送入田地间,农技人员入户悉心指导村民选种、施农家肥、物理驱虫法,“禁用农药、不施化肥”的准则,成为家家户户恪守的“传家之训”。此外,专项资金注入基础设施,崎岖小道修葺为平坦通途,灌溉深井相继建成,旱季打开阀门,清流就会沿管道流入菜地里,“运输难、灌溉难”的历史成为过去式。
在当地政府的指导助推下,九头山村植根乡土民俗活动,通过举办“白菜节”“花山节”,把田埂化作竞技场,“最美白菜”评选、“花山打跳”节目让八方宾客能亲手采摘白菜、赶朴实接地气的乡集,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使九头山村的大白菜声名远播、走出深山,热销到了其他乡镇和县市。“我们九头山村的大白菜口感好、品相好,不愁销路。今年全村种了五十亩白菜,总收入可达二十余万元,户均增收近三万元。”九头山村村民小组长张兴荣边核算增收的数据边说。
一棵白菜,改变了一座苗寨。今日的九头山村,村民的新楼房沿山道次第而立,家中洗衣机、冰箱等家电应有尽有。田埂间都是村民的欢声笑语,集市里人气兴旺,乡村充满生机。九头山村依托优良生态根基,凭借精准政策扶持,依靠勤勉实干精神,普通小白菜脱变成带动增收的“金白菜”,不仅撑起了九头山村民的红火日子,更让乡村振兴在边远苗寨焕发蓬勃生机。
文旅头条通讯员 杨晓丹 李新才 普丽梅 文图
责编 任丽华
校对 童文文
审核 华芳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