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省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传统饮食类传承人专题培训在玉溪成功举办

9月5日至8日,2025年云南省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传统饮食类传承人专题培训在玉溪汇龙文化庄园顺利举办。全省16个州市的80名传统饮食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非遗保护工作者参与,通过专题授课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传统饮食类非遗活态传承,为乡村振兴注入“舌尖上的文化动能”。


玉溪作为本次培训承办地,依托丰富非遗资源与成熟保护实践,为培训提供坚实保障。据统计,目前玉溪拥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09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58名,建成非遗工坊55家。其中,传统饮食类非遗涵盖糕点烘焙、古法酿造等多个领域,已形成“生产性保护+就业增收+文旅融合”的特色发展模式。此次培训选址玉溪,既是对当地非遗保护工作的肯定,也为全省饮食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搭建起“交流互鉴、共促发展”的平台。


开班仪式上,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传统饮食类非遗是连接文化记忆与乡村经济的重要纽带,对推动非遗赋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重视并发挥其独特价值。



本次培训邀请省旅游规划研究院暨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院长蒙睿、传统饮食类非遗专家关明、徐伟等业内权威授课,课程聚焦三大核心主题:一是“美食肩负文旅融合责任”,明确传统饮食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中的定位与作用;二是“讲好滇菜非遗故事”,探索挖掘滇菜内涵与传播途径;三是“饮食类非遗传承路径”,研究传统饮食类非遗可持续传承的方法与策略。在现场教学环节,培训结合玉溪市本地传统饮食类非遗工坊开展实操教学:传统饮食专家关明老师现场指导学员烹饪,从食材处理、调味配比到火候把控,逐一示范讲解关键技艺;传统饮食专家徐伟则为学员示范煎炸食品的烹饪方法,重点演示油温控制、煎炸时长等实操要点,助力学员同步掌握政策理论与核心实操技能,切实提升传承与发展能力。



此次云南省传统饮食类传承人专题培训在玉溪圆满落幕,不仅让80名学员满载理论知识与实操经验,更搭建起全省饮食类非遗交流协作的坚实桥梁。下一步,学员们将持续把所学转化为传承实践,不断激发传统饮食类非遗活力,以“舌尖上的文化动能”为云南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内生力量,助力非遗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共赢。

文旅头条通讯员 王静霞 文

胡云松 图

责编 童文文

校对 李舒琪

审核 华芳

终审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