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时装周成为全国最大非遗服饰秀场

一针一线,绣出千年彝绣与现代时尚的完美交融,一场一秀,彰显民族非遗的世界自信。9月8日,北京798·751园区“第一车间”内,以“千年村T 楚雄彝绣 世界共享”为主题的“中国国际时装周·楚雄时装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彝绣非遗创新专场发布”拉开序幕:一袭红色长衣,马樱花层层绽放;蓝色短袖,图案淡雅,百褶裙摇曳生姿……将彝绣匠心与现代美学融为一体。

“自己绣的纹样走上大舞台,既骄傲又激动,楚雄指尖技艺被世界看见和认可,让我更坚信非遗传承的价值与意义。”绣娘李晓丽难掩自豪。观秀嘉宾和隽感叹:“这是震撼又有力量的视听盛宴,希望被更多人看见、喜欢。”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专职副主席谢方明指出:“作为全国非遗服装服饰类时装周的开创者,楚雄时装周始终以‘传统活化、国际表达’为核心,在全球时尚版图中持续突破。楚雄彝绣及楚雄时装周品牌在国际时尚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实现了非遗美学的多维破圈。”

千年彝绣:从深山走向世界的“指尖史诗”

楚雄彝绣,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指尖艺术”,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诗、绣在布上的神话”。有着1350多年历史的永仁直苴彝族赛装节被称作“世界最早乡村T台秀”,至今保持着“田间为T台、山歌伴走秀”的原生形态。

楚雄彝绣和绣娘。

楚雄州以“彝绣之根”“赛装之源”为根基,将传统赛装、现代时装和非遗服饰结合,以非遗嫁接时尚、以技术对话艺术,以彝绣为媒、时尚为翼,融入“一带一路”时尚潮流,绣出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楚雄彝绣亮相上海时装周。

楚雄彝绣亮相米兰时装周。

楚雄彝绣亮相巴黎时装周。

“沪滇山海情 文化兴乡村”楚雄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宣介会。记者 王洪 摄

2023年以来,楚雄彝绣相继登陆国际顶级时装周:上海时装周展现“中国风与世界范”的融合,米兰时装周以“黑色美学+云纹银饰”惊艳欧洲,巴黎时装周通过“远古图腾与现代抽象”的对话,引《Vogue》等国际媒体聚焦。

首届楚雄时装周。记者 王洪 摄

楚雄时装周作为楚雄彝绣延伸发展的非遗品牌。2023年,首届楚雄时装周成功举办,吸引7国、国内6省区及云南16州市的24支代表队参与,呈现1100余套服饰、举办39场专场发布,迅速确立其在中国非遗时尚领域的重要地位。2024年,第二届楚雄时装周实现跨越升级,在北京中轴线举办“非遗彝绣秀北京”大型展演,并首度登陆巴黎时装周举办非遗专题展览,实现楚雄、昆明、北京、巴黎四城联动。活动获得美联社、法新社等160余个国家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两届时装周全球传播量突破34.7亿次,国际能见度与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2025年6月,楚雄时装周升级版——“丝路云裳·南博时装周”亮相第九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来自南亚东南亚8个国家及省内外多个代表团举办35场服饰走秀。



产业赋能:让绣娘手握“致富针”

在云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支持下,楚雄州委、州政府大抓彝绣文化产业,在楚雄州委宣传部统筹推动下,楚雄州深入挖掘彝绣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民生价值,以“指尖技艺”破题,以“绣花功夫”推进系统性创新,成功实践了以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能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楚雄模式。

更多绣娘加入到彝绣产业中。记者 王洪 摄

绣娘在赶制彝族服饰。记者 夏天彧 摄

金瑞瑞分享彝绣技艺经验。

绣娘一边刺绣一边将彝绣技艺传给下一代。记者 高建波 摄

成立由宣传部门牵头抓总的彝绣产业专班,出台37条支持政策,构建“政策引领—平台赋能—金融支撑—数字驱动”全产业链生态。制定了全国首个《楚雄彝绣手工刺绣生产技术》团体标准,注册了全国首个非遗服装服饰类区域公用品牌“楚雄彝绣”。创新推出“彝绣贷”“彝绣保”等11项金融举措,全省金融机构累计为彝绣经营主体提供优惠贷款4.29亿元,物流成本降低近40%。通过“归雁回巢”、绣娘培训等计划,楚雄州为农村绣娘、残障人士、老弱群体创造大量岗位,形成“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的格局,让非遗不仅能“传承”,更能“致富”。

罗翠英传授火草麻布纺织技巧。

杨晓隆和母亲李瑞芳在交流服装剪裁及设计心得。

绣娘们在赶制新彝绣订单。记者 高建波 摄

2024年,楚雄彝绣产业产值达11.3亿元,带动6万名绣娘人均年收入2万至4万元,其中2000多名残疾绣娘靠刺绣稳定增收。2025年上半年,彝绣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75亿元,同比增长10.9%,产值达7亿元。

国际舞台:东方美学的世界表达

这场始于世界最古老“乡村T台秀”的楚雄时装周,如今已成为云南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新名片、促进中外文明互鉴的新标识,更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非遗服装服饰走秀展演。

热闹的赛装场似一片“花海”。永仁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楚雄彝绣与阿迪达斯、星巴克等国际品牌联名推出爆款,搭建数字平台实现“云端设计、智能生产、全球流通”。2025年,楚雄彝绣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与时尚设计”全球示范案例,推动“非遗融入当代时尚设计合作伙伴会议”首次落地东亚。以区块链技术为每件绣品植入“数字身份证”,实现非遗溯源与跨境电商无缝链接,联合跨境电商平台搭建“彝绣国际云展厅”,楚雄彝绣的“纹样数字化、工艺标准化、品牌国际化”路径,为全球非遗活态传承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经验。9月8日,2025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在京启幕,楚雄彝绣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2025永仁直苴彝族赛装节现场。记者 王洪 摄

从永仁直苴的田间赛装,到国际时装周的聚光灯下,楚雄彝绣不再是封存的文化标本,而是以时尚为舟、创新为帆的“文化生命体”,持续绣出“丝路云裳、美美与共、世界共享”的新图景。

来源:楚雄发布

责编 李舒琪

校对 张楠

审核  华芳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