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族体育为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省2025年“民族团结杯”赛事的时代意义

云南省2025年“民族团结杯”陀螺、秋千邀请赛在楚雄的举办,不仅是一场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活动,更是以体育为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赛事紧扣“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主题,通过传统体育的独特魅力,让各族同胞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凝聚共识,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以赛事为纽带,搭建各族交往交流新平台

本次赛事吸引红河、怒江、西双版纳等多地13支代表队、179名运动员齐聚,打破地域与民族的界限,为各族群众创造了深度互动的机会。赛场上,红河州代表队期待与其他队伍“交流学习、结识朋友”,西双版纳州56岁运动员王玉兰感受“在楚雄比赛像回家”,这些心声正是赛事促进各族情感联结的真实写照。无论是赛前集训的互助、赛中竞技的切磋,还是赛后文化的分享,都让各族同胞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加深了解,将“各民族一家亲”的理念融入每一次互动,让体育成为跨越民族的“通用语言”。


以文化为内核,厚植中华民族共有精神根基

开幕式上,《锦绣中华》舞蹈勾勒各民族交融共生图景,彝族民歌《阿噻调》传递浓郁地方风情,彝族服饰展演《云绣彝裳》展现民族文化底蕴,这些节目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展示,更是对中华文化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生动诠释。陀螺、秋千作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赛事将其作为核心竞赛内容,既推动了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更让各族群众在参与中感知“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曲靖代表队运动员罗蓉希望“让更多人爱上秋千这项传统运动”,正是各族群众主动成为中华文化传承者的缩影,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注入文化力量。

以公平为准则,凝聚各族团结奋斗共识

为确保赛事公平公正,所有裁判员赛前接受专项培训,学习竞赛规则与应急流程,裁判长巴立新强调“让体育精神与民族团结精神同频共振”。公平的竞技环境让各族运动员得以充分展现实力,在奋勇拼搏中赛出风格、赛出水平,陀螺场地的精准击打、秋千场地的优美弧线,不仅是体育技艺的比拼,更是各族同胞团结协作、共同奋进的象征。赛事设置不同组别兼顾公平与特色,让每一支队伍都能在平等参与中收获认可,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认同,让团结之花在赛场上绚丽绽放。

此次“民族团结杯”邀请赛,以民族传统体育为抓手,既传承了中华文化血脉,又促进了各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鲜活实践。未来,需持续以体育为媒介,搭建更多跨民族互动平台,让各族群众在共乐、共融、共进中,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持久活力。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陈明海  通讯员 张智明 文/图

责编 张楠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华芳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