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香格里拉白水台 探秘“仙人遗田”

香格里拉的高原蓝浸染天际,群山环抱间藏着一片纯白秘境,在这里,层叠的乳白阶梯镶嵌在青山之间,泉水如绸缎般滑过台地,泛起粼粼波光,凝固成一片流动的雪色诗篇。

白水台位于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白地村,海拔2380米,距市区约101公里,这片占地3平方公里的自然奇观,是碳酸钙与泉水历经万年博弈的杰作,水中的矿物质随岁月沉淀,逐渐雕琢出梯田般的台幔,纳西族人称其为“仙人遗田”。远眺之下,整片台地宛如一块巨型汉白玉,泉水流淌如银波泻乳,在阳光下折射出圣洁的光芒。

走近细观,白水台的细节更令人惊叹,台地中央的“天池”如新月般蜿蜒,十余个泉池相连成串,池水清澈见底,因矿物质含量极高,水面在晴空下呈现出梦幻的蓝绿色,仿佛海洋浓缩于此。泉底细沙晶莹如星,随水流轻轻摇曳,与纯白的钙化梯田相映成趣。

这里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摇篮。白水台被视为东巴文化的发祥地,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白水台迎来盛大的“朝白水”祭祀庆典,纳西族与周边各族儿女身着节日盛装,携美酒佳肴齐聚于此。人们歌舞欢腾,以最虔诚的心愿祈祷风调雨顺,这一刻,自然与人文的边界悄然消融,只余纯粹的生命力在山谷间流淌。

若说白水台是自然馈赠的瑰宝,那么东巴文化便是这片土地孕育的灵魂。在这里,可以触摸到“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这些刻于木石之上的符号,或如飞鸟展翅,或似流水蜿蜒,承载着纳西先民对天地万物的思考,与之相伴的东巴造纸术,更是穿越千年的技艺传奇,采用天然植物原料,经数十道古法工序制成的东巴纸,柔韧如帛,历久弥新,至今仍在书写着文明的续章。

游览白水台,阳光下的台地洁白如脂,池水蓝得近乎透明,随手一拍便是大片,若恰逢清晨或黄昏,雾气氤氲,钙化梯田仿佛披上一层轻纱,更添几分仙气。站在白水台最高处俯瞰,阶梯状的台地如雪浪翻涌,从山顶倾泻至谷底,山风拂过,带着泉水的清冽与野花的芬芳,宛如仙人之居。这里万物寂静,侧耳聆听,自然与文明共同谱写的静谧史诗回响天地之间。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亚 实习生 谭韬 文

景区供图

责编 张楠

校对 杨燕婷

审核 李元

终审 杨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