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尼西黑陶:用红土淬炼的非遗之光

在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汤堆村,有一种传承了两千多年的手艺——尼西黑陶。它用尼西红胶土与灰白土调配,经十余道纯手工工序,在柴火烧成深红后,再用麦麸、锯末封罐渗碳,最终呈现出“黑如漆、亮如镜、硬如瓷”的迷人色泽。2008年,“藏族黑陶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尼西黑陶历史长达千年,经无数代传承,仍保留古老制作工艺,且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其制作工艺需时间沉淀,要经过采土、晒土、舂土、筛土、和泥等多道工序。当地人以尼西汤堆村特有的红土为基底,从大自然汲取灵感,烧制出深邃神秘的黑陶。

尼西黑陶根据用途大致分为日常生活用品、艺术装饰品等多个类型。居民生活中的餐具、炊具、茶具等,以及香炉、酥油灯等一应俱全,集实用性、观赏性、工艺性于一体,彰显了藏族民间制陶手工艺的创造力。为适应时代发展,如今的黑陶制作融入非遗元素进行现代创作,让非遗焕发出新光彩。

一方红土,一把木拍,一窑松火。迪庆黑陶,以低调而深邃的光芒,讲述着雪域匠人对泥土、火焰与生活的恒久热爱。来香格里拉,把一块会呼吸的“大地之瓷”带回家,让掌心感受时间的厚度,让旅途延续文化的温度。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舒琪 实习生 周元 文

邓斌 图

责编 张楠 王艺涵(实习生)

校对 杨燕婷

审核 李元

终审 杨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