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夏仕华 通讯员 杨盈川 李银顺 文/图)2021年2月5日下午,坐落于大理州洱源县右所镇焦石村委会的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邓川汉调传习所正式挂牌成立,洱源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文物局局长张新华为传习所授牌。洱源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杨盈川等相关单位领导以及当地民间艺人出席挂牌仪式。
邓川汉调是白族男女用汉语对唱的山歌,堪称白、汉民族文化融合的活化石,在洱源县邓川镇、右所镇一带广泛传唱。其形式自由,凡一事一物、一花一木都可即兴编为调子演唱,但对演唱水平要求很高。既要有出口成章之才,又要有随机应变之功,在对方刚唱完就接着唱出下句,意思既要承上,又要有发展。2020年12月,邓川汉调被公布为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邓川汉调传习所的建立,为民间艺人提供了一个传承、展示与交流学习的场所和平台,将为保护、传承、宣传、发展邓川汉调以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邓川汉调需要在时代发展中更好地传承发展。今后,我们要提高乡亲们对邓川汉调的认识和自信,把本土文化传承好、发扬好、保护好!”邓川汉调传习所负责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赵润香说道。
近年来,洱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科学保护思想指导下,把非遗传习所建设作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依托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对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进行重点帮扶,从传承培训、带徒授艺、展演宣传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全县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