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智库丨政策利好,端午节“试跑”,旅游业恢复提振可盼可期

旅游业恢复发展不仅是旅游业的需要,更是我们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需要。5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加强疫情防控科学精准实施跨省旅游“熔断”机制的通知》,贯彻落实旅游惠民和助企纾困政策,明确将“熔断”范围从之前的省级调整到县(市、区、旗)级,有效体现“精准防控疫情”,进一步降低疫情对文旅企业经营的影响,推动国内游市场快速恢复发展。一夜之间,全国十几个省区集体官宣恢复了跨省游,如释重负的大众被抑制已久的出游热情再次被点燃,有效提升了端午节假日期间居民出游意愿,产业信心稳步回升了,旅游经济基本面得到发展。6月1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全面恢复云南旅游业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疫情防控科学精准实施跨省旅游“熔断”机制的通知》要求和云南省政府的批示指示,尽快恢复全省旅游发展态势。端午节期间,云南省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局长纷纷为各地代言,扮演旅游推介官角色,使云南旅游业受提振发展的氛围显得格外火热、有力。

云南与全国一样,在疫情趋稳、各项政策支持等背景下,端午小长假旅游消费有所回暖。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961.0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58.2亿元。从过去的端午节三天小长假来看,旅游业恢复提振呈现出很明显的趋势和特点是,旅游者出游得到很好地提振,如释重负的大众被抑制已久的出游热情再次被点燃。表现在不仅仅是近郊游火爆,跨省游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中远程目的地市场景气、区域性市场回暖。说明疫情并没有使旅游消失,仅仅是让旅游滞后,旅游作为人民的一种生活需求总是被蕴存,游客的出游需求始终是巨大的,一旦时机与机遇到来,旅游消费总是要被激发。其次是旅游企业在坚守之后的业务创新发展水平并没有下降,在疫情趋稳、各项政策支持下使市场主体经营信心被快速提振,“危中见机”转型趋势明显。尽管旅游业是“敏感性”行业,疫情类公共卫生危机对其冲击很大,但在不断利好的助企纾困政策、旅游惠民的鼓励下,顺势而为,争相推出近郊游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中老年人的长线游、家庭游、亲子游、露营游等,出现了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的新业态、新产品,以多维度、多视角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旅游文化体验。再就是各级政府对现代文化旅游业更加重视,更加积极推广营销,云南省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局长纷纷亮相,充当形象大使进行推广,共同促进旅游业“回暖”向好,期望旅游业发挥稳经济盘促发展的“推手”作用。

牛刀小试,未来可期。在当前疫情稳定,尤其是在减缓形势下,随之而来的是暑假游。暑假有可能是旅游业恢复提振的“窗口期”,旅游市场将呈现扩张态势。据报道,未来一周,北京市内旅游市场的热度或将超过端午。数据显示,6月6日至12日,北京市旅游总订单量环比前一周增长14%,包括酒店、门票、跟团游等产品均呈现两位数的增长态势。重振旅游消费、发展旅游经济是稳经济稳社会的重要支撑,作用巨大。旅游是经济快速恢复提振的重要动力源泉。2019年,“十一”黄金周云南接待游客271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5.9亿元,全省有11个州市接待游客量超过100万人次,仅仅七天对云南省全年的旅游收入贡献率达到了1.8%,游客数量贡献率达到了3.4%。即使是2021年“五一”节,云南省也接待了游客178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8.6亿元人民币。旅游刺激了人们的休闲动机,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消费习惯,催生了多种新兴消费方式,对整个经济发展的拉动具有显著的作用。2019年黄金周期间,旅游对商业消费拉动旺盛,云南主要大中型商业企业在节假日期间,其零售额连接保持两位数增长。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戴斌院长公布的数据,端午节期间,88.7%的受访者进行了行前消费,其中户外服饰(43.9%)、帐篷等旅游装备(43.5%)、桌游等娱乐产品(33.1%)成为行前消费主要内容,经济拉动效益十分显著。另外,充分发挥旅游综合带动效能,通过产业区位集聚,促进旅游业发展基础的优化,以旅游发展为驱动和契机,在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业集群基础上,以重点旅游城市为中心,进一步拓展服务辐射空间,使服务价值链向外延伸,最终形成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格局;还有,有助于旅游消费升级,推出有个性、文化特色鲜明、品牌附加值高、产业链延伸空间大的产品,满足游客出行的多元化体验需要,推动旅游业的全面复苏,助力经济发展稳定走高,促进相关产业的复工复产,也会起到提振产业发展和相关消费信心的作用,鼓励和刺激旅游消费需求。

云岭学者 云南财经大学首席教授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旅游规划中心主任 明庆忠 文

责编 杨奥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