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银生城(今普洱市景东县)里从未缺席的,便是茶事。唐樊绰《蛮书》曾言“茶出银生”,作为云南的茶叶发源地之一,景东人民对茶早就有烹而饮之的习惯。
到了清代,四通八达的茶马古道途经景东、镇沅等地,景东沱茶也随着茶马古道远销青藏高原,甚至风靡当时的朝鲜等地。自此,景东普洱茶逐渐开启了名扬四海的序章。
银生茶韵,其脉连绵,其香溢延。提及景东的饮茶好去处,清古林茶房一定是不能不提及的。它刚营业的时候便在景东掀起了一阵新茶饮风潮,山路两边绵延几公里停满汽车的盛况还犹在眼前。
清古林位于班崴山尖,距离县城约有十公里,顺着银生中学旁曲折的公路一直往山上走,几近山巅的时候,清古林茶房就出现在眼前了。纵然山路弯弯绕绕,但所幸一路皆是风景,山梁处野花朵朵,山脊边清风徐徐,虫鸣鸟叫让一切曲折都成为了情致。
清古林依傍着主人家祖辈相传的百亩农耕茶园而建。茶的原料、制作、品饮、销售等全都在山中完整呈现。在清古林茶房中饮茶,眼观绮丽山色、耳听自然乐章、鼻呼清新之气,亲身体会茶园的美、茶汤的美、茶空间的美,五感融合,悠然自得。
清光绪年间景东郡守黄炳堃曾做《采茶曲》一首,全曲四十八句,生动明快,朗朗上口,写出了景东十二个月不同的采茶时令和茶叶生长特点,犹如十二幅自然与人文景观交融的采茶写生画,散发着普洱茶文化古色古香的浓郁气息。
银生茶韵的前尘过往,被一阙阙词赋收藏。坐在薄雾中的清古林茶房,看芽叶借由采茶女子的青春弄影,惆怅、苦闷、忧虑也都在这一嗅、一抿、一入喉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清古林茶房,一门心思只做与茶相关的饮茶专门店。无论是用现磨咖啡的方式来做现磨茶,或是用专业的进口冷萃设备来萃取茶,还是用清古林庄园红茶研磨成茶粉后融入到茶点中,都是在用更多样的组合方式来和茶相会、相融……
这一片茶林,在清古林的茶案间仿佛肆意流淌的画作,被时光谱写成诗,从莽莽丛林跨出边界,夹着风,飘向远方。有空,我们一起喝茶去吧!
文旅头条通讯员 蔡旖旎 文
清古林茶房 蔡旖旎 熊小囍 供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