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老达保入选云南省推广发展乡村旅游助农增收10个实践模式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朱正 文)近日,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发展乡村旅游助农增收10个实践模式的通知》,向全省推广“嵌入式发展做活做火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助农增收10个实践模式,普洱市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发展乡村旅游实践模式入选,成为10个具有代表性、参考性地发展乡村旅游助农增收实践模式之一。

据了解,老达保村发展乡村旅游实践模式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以“党建引领—挖掘资源—打造品牌—构建产业—促进增收”的思路,在老达保村将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资源转变为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引擎,大力开发民族歌舞表演等特色旅游资源,不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最终实现助农增收。

近年来,通过“村支部+景区+农户”的发展模式,老达保把分散的景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产业,200余名村民以演员和景区管理人员的身份入股,成为老达保景区的“股东”,积极探索“以文兴旅、以旅为媒、以旅促农”的发展路子,实现民族文化产业从薄弱、零散到规模化、集约化。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老达保以“拉祜族摆舞”作为申报项目成功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当地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建立山谷音乐厅,打造“爱开始的地方”观景台栈道,让游客亲身体验芦笙恋歌,拴同心锁、结许愿牌。同时,盘活闲置房屋,打造咖啡屋、演绎吧,扶持村民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发展拉祜族服饰、民族包包、纪念品等手工业产品,开办民族餐饮、民宿客栈、特色产品销售点20余家。2021年,老达保景区旅游总收入达1067.8万元,景区职工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95元,村民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

“为破解农业发展瓶颈,打破原来的‘唱跳’固有印象,今年以来,老达保积极整合土地资源、开发新业态,推出老达保蔬菜采摘园、彩色稻田等田园观光体验项目,并邀请云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前来指导,将民族文化与采摘观光相结合、旅游与农业串联,实现观光游向体验游的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集民族文化、休闲度假、农业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路子’。”酒井乡勐根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幸介绍。

(老达保蔬菜采摘园)

在原生态拉祜文化的影响带动下,极具拉祜特色的农家乐、民宿、手工作坊等逐渐兴旺起来,心灵手巧的老达保村民,建立起了拉祜族服饰坊、土陶坊、拉祜族竹编坊、拉祜族编织坊等非遗技艺体验区,带领游客感受拉祜族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创新推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不断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

(陀螺坊)

近三年,老达保景区总接待游客人数累计达到160万人次,带动村民年人均增收1.7万元,景区实现“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全方位经营。“下一步,老达保将通过互联网、电商直播等方式,进一步宣传拉祜族传统文化,以老达保歌舞作为‘金字招牌’,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铺就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幸福路’。”老达保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彭娜儿表示。

(左:彭娜儿,右:陈幸)


勐根村、徐俊、邓斌、朱正供图责编 刘榕杉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