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普洱实践”,一探普洱市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内里乾坤”!

日前,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公布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的通知》,确定了30个项目作为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普洱市3个项目入选。其中,由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推荐的《茶乡大舞台 全民共参与》入选全民艺术普及类典型案例、《“数字化”建设 让普洱文物触手可及》入选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典型案例,由澜沧县推荐的《传统文化赋能 让茶马古村“火”起来》入选乡村文化建设典型案例。

入选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

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的这3个普洱项目

有何经验做法可谈

今天,让我们走进

普洱市博物馆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

一探“数字化”建设的“内里乾坤”

“数字化”建设 让普洱文物触手可及

——普洱市博物馆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典型案例

一、基本情况

普洱市博物馆总建筑面积9815平方米,馆内设有民族厅、爱国主义教育厅、普洱茶博物馆陈列展览厅、临时展厅(2个)五个展厅,展厅面积6000余平方米,陈列展览以展示普洱市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和普洱茶文化为主,目前拥有藏品13375件。特别是茶马古道文物,成为独具特色的文物藏品,印证了普洱茶及茶马古道文化,是进行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

普洱市博物馆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将实体文物展示与多维虚拟文物展示有机结合,把无法实体展示的文物数字化、虚拟化,利用新媒体多渠道在更大范围内向公众开放更多文物信息化服务内容,建立起了数据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标准规范统一、应用成果广泛、信息服务深入、保障环境适宜的文物信息化综合体系。同时也将多种高精度多维信息采集设备与多种应用软件系统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不同精度标准,并满足不同实际展示需求的数字多维文物数据库,实现文物信息采集的高效、快速和安全。

(数字化展示)

项目内容中包括藏品数字化采集(其中包括馆藏文物165件/套三维数字化采集制作及展示、33件/套二维数字化采集及制作)、普洱市数字博物馆PC展示系统、普洱市数字博物馆文物藏品展示APP(适应IOS和安卓系统)、普洱市数字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普洱市数字博物馆微信小程序、普洱市博物馆数据资源库建设、移动大屏幕互动一体机、硬件设备建设、云平台服务的建设,文博爱好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检索相关展品信息。

(线上展示平台)

2021年5月12日,普洱市博物馆线上展厅正式对外开放,截至2022年2月27日,参观访问人数达92916人次。在扩大教育宣传与文化传播的时空、人数范围,提升对外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同时,使得博物馆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完善,向“智慧博物馆”迈出了第一步。

(全景展厅二维码)

二、主要成效

(一)社会效益方面

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的实施,有效扩大了文物资源的展示和利用,对马帮文化、边地文化、茶文化的传承以及普洱历史的研究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该项目基于青少年数字化体验服务,满足青少年观众对普洱文物知识的好奇心,开展虚拟数字化体验服务活动,让学生在看展览、获取知识的同时,亲身体验虚拟现实环境3D模式下的数字化展示与服务过程,把博物馆教育与数字化结合起来,不仅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该平台让学生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展览、学知识,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教育作用。

(二)经济效益方面

普洱市博物馆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特殊文化展示形式,使普洱的城市文脉得以保存,并产生了深厚的文化影响力。普洱市博物馆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数字电视媒体等渠道扩大文物资源的集中展示和综合利用,在带来显著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打好普洱文物这张“牌”,对于发展普洱特色经济、发展多元化的旅游业、繁荣普洱地域文化发展都将产生积极意义。

三、主要做法

(一)珍贵文物数字化采集

该项目采用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数字三维重建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珍贵文物本体的空间信息、纹理信息等进行采集,并处理生成馆藏珍贵文物的三维模型和高清影像数据,并将它们与相应的其他多源异构信息进行关联整合,实现对珍贵文物的永久性数字化保存,通过上述数字资源建设为历史研究、文物修复、展览展示打下丰富的数据基础,并形成了相应的数字资源采集和制作规范。

(数字资源采集)

(二)数字文物线上展示

鉴于普洱市博物馆及其信息产品本身的特性,普洱市博物馆以一种生动、形象、可受性强、充满时代气息的大众符号,构建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开发藏品展示 APP,实现文物数字化数据的基本管理和网上展示,扩大教育宣传与文化传播的时空、人数范围。同时以“互联网+”时代新技术为支撑,把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实现“资源利用知识化、公众服务智慧化、信息传递双向化”。

(三)文物数据资源库建设及应用

文物数据资源库建设是针对普洱市博物馆数字资源设计的内部资源管理软件,它提供了一个开放平台,支持对多媒体数据的上传、管理、存储、归档、检索、下载、传输和显示,其中包括高清图片、音频、视频、三维模型等数字资源。利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手段和数据库技术,搭建灵活、可扩展且独立的三维文物浏览系统,保证文物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对文物进行充分全面的展示,实现通过鼠标可操作文物进行任意角度的移动选择浏览,同时支持文物的放大、缩小、自动旋转、复位等操作,并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管理功能。

(数字化展示)

通过建设数据资源库系统,可将数字资料资源以统一的命名方式进行保存,以有序的方式进行加工、管理,形成规范的博物馆数字资产库,实现博物馆数字资产的统一、规范化管理,保证各类数字数据的高效(重复)利用和长久保存,并为博物馆的其他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共享和再利用服务,实现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

四、主要经验

(一)充足的资金、人才保障,为项目奠定基础

一直以来,普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与文物保护工作,在市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普洱市博物馆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于2019年8月26日得到云南省文物局批复立项,下达专项资金187万元,在数字博物馆建设期间,北京国文博文物修复有限公司安排三名技术人员进驻普洱市博物馆,对198件套藏品进行现场扫描拍照工作。期间,技术人员实施开展数据处理、软件开发、测试及部署、机房设备采购及安装、触摸屏安装及程序调试等工作。2021年5月11日,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项目竣工验收。

(结项验收)

(二)博物馆数字化进程中实现模式创新

为满足文博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建立起数据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标准规范统一、应用成果广泛、信息服务深入、保障环境适宜的文物信息化综合体系势在必行;将实体文物展示与多维虚拟文物展示有机结合,将更多无法实体展示的文物数字化、虚拟化,并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多渠道向公众开放文物信息化服务内容;将多种高精度多维信息采集设备与多种应用软件系统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不同精度标准,并满足不同实际展示需求的数字多维文物数据库;将固定信息采集基地与移动信息采集基地有机结合,形成覆盖全市的多维信息采集平台综合建设,实现了文物信息采集的高效、快速和安全。

下一步,普洱市博物馆将不断深化数字化建设,努力打造智慧型博物馆。优化资源共享。加强“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成果展示,把馆藏精品文物建成电子博物馆奉献给广大群众,提高普洱市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宽信息平台。借助新媒体网络平台把普洱市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精品文物、文化资讯等信息宣传推广到更多群众中,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朱正 整理

材料来源 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

视频、图片来源 普洱市博物馆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