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文旅,一路“生花”

7月,走进“恒春之都”临沧,四处人来人往,有人在畅享自然馈赠的凉意,有人在研学旅行中获取知识,一阵阵凉风吹来,舒适无比。

作为夏天平均气温最高只到21℃左右的临沧,很多人在这里度过一整个夏天,避暑旅游成为了其“夏日经济”的新增长点。

其实不仅仅是夏天,复苏反弹,无疑是今年上半年临沧旅游产业的主题词。

记者从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2023年上半年,临沧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673.75万人次,同比增长10.79%;实现国内游客旅游收入143.76亿元,同比增长19.39%,旅游消费呈现特色化、品质化、多样化趋势,旅游业不断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临沧何以成为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日前,记者走进临沧,探寻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加速密码”。

强基础 项目为王增动能

临沧,一座活力之城、品质之城,精耕细作,厚积薄发。

走进临沧,处处机声隆隆,各项目建设现场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

今年上半年,临沧在库项目共40个,凤庆禅茶文化庄园产业融合建设项目、凤庆县水磨河综合提升建设项目、镇康县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勐堆澡塘坝温泉三养度假村、双江县冰岛旅游景区、耿马南汀画院(二期)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13.39亿元。

镇康县刺树丫口村聚力打造赐福彝寨旅游景区,观景云台、半山酒店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4月29日至5月3日景区组织开展中缅边境赐福彝寨山花街活动,共接待游客4.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多万元。全市10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深度建设,预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51.87万元,同比增长15%,村景联动、景区带村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基本成型。

绿美景区建设成效显著,临沧市38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完成绿化51.1万平方米,累计植树58.84万株,16个景区建设成为最美景区示范样板,4个景区通过全省绿美典型景区省级现场复核。

引进云南景兰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翁丁景区运营合作协议》,助力沧源文旅市场恢复发展。

荣康达乌龙茶庄园、云顶筑巢半山酒店、凤庆3200红茶文化苑、临翔七彩炼玉陶瓷庄园等新业态项目,市场反响不俗。

“围绕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和园区经济,今年以来,我们组建工作专班扎实开展了全市文旅资源大调研,摸清全市旅游资源910个、文物资源759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1000个、节庆活动资源45个,编制资源清单3个、问题清单3个、项目清单3个项目202个,为文旅产业深度转型发展奠定基础。”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智慧旅游规划科科长胡娅介绍,为了推进经济的强劲增长,还从中央、省、市会议和文件精神中找了173个项目、总投资123亿元;包装“创训养”项目13个,储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63个,5个项目进入省级重大项目清单和“重中之重”项目清单;申报省预算内前期工作经费投资项目27个、总投资103.10亿元……

一个个重点项目的推进和建成投用以及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成为联动旅游产业链的关键,为临沧文旅融合蓄势聚能,助力全域旅游从规划变为实景。

兴业态 融合破圈添活力

临沧,一座生态之城、满含乡愁之城,半城青山,满城阳光。

漫游素有“天下茶尊”“滇红之乡”“红茶之都”等美誉的临沧,随处可见如画的茶山,临沧至美的山、至清的水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吸引了八方游客前往赏茶、采茶、制茶、吃茶、品茶……

为以茶带旅、以旅促茶,临沧以安石村为蓝本,推荐茶旅融合促增收文旅融合“土特产”案例1个;2月,召开首次茶旅融合发展企业家座谈会;伴着浓浓的茶香,“四季茶香临沧6 晚7天游”为主题的旅游线路专场推介活动也于今年2月在昆明启动,当日创旅游收入115.3万,临沧茶旅品牌大放异彩。

“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推动茶旅和康养有效融合,实现了从单一的游览观光,到满足体验临沧茶文化、融入当地生活、追求健康养生、开阔视野等多样需求的升级。”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何强宇表示。

今年1月份,同程研究院与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联合发布《云南地区2023春节旅游市场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乡村旅游尤为火爆,临沧等5个州市位居云南省乡村旅游热门目的地前五名。

确实,随意走进临沧的某个村落,都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即使岁月流逝,但风景犹在。

“通过大力发展中山村的竹编、碗窑村的土陶、安石村的茶叶、忙而村的火龙果等乡村支撑产业,以及培育乡村旅游纪念品、民俗工艺品、文创产品等,打造了碗窑、芒团、中山等一批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基地,乡村旅游已成为临沧农业和旅游产业中颇具特色的经济增长点。”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智慧旅游规划科科长胡娅介绍。

当乡村旅游业成为临沧的“朝阳产业”,自驾游等新业态也同样全面开花。


临沧加快推进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建设,深入挖掘自驾车线路,打造了35条精品自驾车旅游线路,发展了“自驾游+茶旅”“自驾车+民族节庆活动”等特色IP。并依托高端半山酒店,将周边的乡村、茶园、古镇、景区、非遗等元素相结合,构成多元化的完整自驾游体系,“临沧,是一个美得像梦一样的地方”乡村自驾游旅游品牌持续打响。

需求的多样化不断催生旅游新业态的产生,茶旅融合、农旅融合发展等正是临沧基于在自然、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对接当代全新需求,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缩影。

相信随着《临沧市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印发,生态康养旅游、中医药康疗旅游、体育旅游、食疗养生旅游、旅居养老旅游这些新兴业态的持续培育和打造,临沧旅游业将迎来真正的“春天”。

树品牌 节庆活动促消费

临沧,一座文化之城、幸福之城,烟火弥漫,独具风情。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世代生息繁衍着24个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孕育着泼水节、“摸你黑”狂欢节、“阿数瑟”歌会、红茶节、冰岛茶会、芒果节、亚微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

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何强宇介绍,今年以来,临沧力推旅游市场复苏,出台《临沧市规范节庆活动、培育节庆文化、活跃节庆经济、助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节庆+”的理念,充分挖掘民族节庆和文化旅游资源,打好节庆“经济牌”。

4月,泼水节系列活动火力齐开,4月13日—16日,临沧预计接待国内游客45.81万人次,同比增长28.25%;预计实现旅游收入3.99亿元,同比增长25.75%。



5月,抓住“五一”假期契机,举办“摸你黑”狂欢活动。在和成·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展的临翔区“摸你黑”狂欢活动,连续5天吸引数万名国内外游客体验;沧源自治县推出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系列活动,全县酒店客房入住率达100%;活动的近一周时间内,抖音上“摸你黑”“摸你黑狂欢节”“临沧摸你黑”“沧源摸你黑”“云南摸你黑也太嗨了”等系列话题点击量达2亿多次。

6月,举办“我是粽子王”包粽子比赛、“粽香滇红,欢乐端午”文艺演出等系列端午活动。期间,共接待游客27.26万人次,同比增68.88%;实现旅游总收入1.34亿元,同比增72.76%。


同时,还结合5·19中国旅游日,推出歌舞展演、非遗和文物展、临沧精品旅游线路推荐、旅游景区免费入园券发放等文旅活动,全市8县(区)联动开展100多项系列活动;6月21日至24日,在临沧市临翔区举办“2023年民族团结进步大舞台”—首届云南省老年合唱艺术周活动,进一步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推进“文化润临”行动……

今年上半年,以节庆活动为抓手,临沧市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带动住宿、餐饮、娱乐、交通等行业爆发式增长,实现市场化招商3172.49万元,节庆经济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文旅融合焕发新活力。

伴随着今年10月将在临沧市举办的第十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临沧旅游产业将沿着“文旅+”路线,持续纵深演进。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金敏  文

临沧市委宣传部 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 “恒春临沧”微信公众号 图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