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普洱,赴一场簪花与野生菌的浪漫约会

簪花用丝绸、纸、绢等材料制作而成

插戴在发髻或帽子上作为装饰

寓意着美好、吉祥与幸福

在普洱

也有着属于自己独特而迷人的簪花风情

大红菌簪花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清新大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个夏日诚邀您走进普洱

体验绚烂多彩的大红菌簪花文化

探索各种各样的野生菌

留下一组惊艳时光的大红菌簪花写真

大红菌源于山野

取之广阔山林中

明艳绚丽宛如熊熊燃烧的火焰

象征着热情与活力

菌盖圆润饱满,菌褶细腻如丝

作为夏日限定野生菌

被布朗族姑娘精心簪于发间

与别具一格的布朗族服饰相互映衬

点缀着她们动人的脸庞

传递喜悦、庆贺节日

承载着布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跟随布朗族姑娘的脚步

身着布朗族传统服饰

头戴来自山野的精灵——大红菌

搭配精致簪花

鲜艳欲滴、形状饱满优美

行走在普洱的青山绿水之中

漫步在古老的村寨内

体验民族风情与自然之美产生的火花碰撞

聆听深野山林与人类文明交融的神奇故事

族印部落摄影师——阿达乌帕捕捉下这美丽的瞬间


阳光透过林间树叶的缝隙

斑驳地洒落在身上

大红菌簪花在光影中闪烁着迷人光泽

与布朗族服饰交织出如梦似幻的缤纷色彩

轻嗅花香的温柔

回眸一笑的娇羞

凝望远山的憧憬

定格一幅幅生动的民族风情画卷

收获普洱布朗族姑娘“一日体验卡”

融入脚下这片土地的灵魂深处

一秒穿越时空

置身于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传说之中

歌唱一首大自然的颂歌


普洱的魅力远不止于此

在彩云之南的广袤土地上

隐匿着一群大自然的神秘精灵

雨后适宜的环境下

许多野生菌从松软的土地冒出头来

识菌、采菌、食菌

深入普洱山野

来一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奇妙约会

在经验丰富的采菌人带领下

穿梭于各个山林间

发现一朵朵隐藏在草丛中的野生菌

学会分辨各种野生菌的种类

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习性

亲手采摘下鲜嫩的野生菌

接受来自大自然的无私馈赠

当这些新鲜采摘的野生菌被端上餐桌

一场味觉的盛宴就此拉开帷幕

丰富多样的野生菌菜品每一道都让人回味无穷

煮大红菌、大红菌煮罐头、大红菌煮鸡、

炒蚂蚁谷堆菌、炒奶浆菌、炒黄酿头

炒见手青、炒牛肝菌、炒(包烧)扫把菌

菌焖鸡、干巴菌炒饭、炒青头菌、青头菌煮罐头




野生菌包子皮薄馅大,包裹着鲜嫩多汁的野生菌

一口咬下去菌香四溢,满满的幸福感在口中弥漫开来

腌菜扫把菌包子汤汁鲜美醇厚

腌菜的酸爽与扫把菌的鲜美巧妙结合

刺激着味蕾涌动,让人欲罢不能

松茸饼干将松茸的鲜甜香气融入西式饼干之中

品尝起来酥脆可口,是最佳零食伴侣

除了炒和焖煮等常规吃法外

来到普洱还有机会邂逅野生菌恰巴塔

和其他惊喜野生菌美食

各种做法蕴含着普洱人民对野生菌的独特偏爱


风暖昼长 绿遍山野

万物热烈的夏日来临

普洱邀约已至

即刻启程

奔赴普洱吧

与大红菌簪花共舞

与野生菌美食相伴

寻觅心灵的慰藉

感受来自山野深处的召唤

肆意游情四野,探索生命之美

享受松弛休闲时刻

唯有热爱可抵夏日漫长

这个盛夏,不停歇

温馨提示

虽说夏吃菌,享山珍

但食用野生菌时

切不可食用不熟知的菌菇

不吃杂、不吃生、不贪多

文旅头条通讯员 姚梦溪 文

族印部落工作室 澜沧县融媒体中心 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 图

责编 汤雁玲

校对 康莞悦

审核 华芳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