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建水县产改办全力落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以“五举措”,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理清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措施,落实落细工作职责,深入推进产改工作创特色、出实效。
一、下好产改“先手棋”,把稳产改新方向
建水县产改办精准施策,针对产改难题,优化协调小组构成,密集发布多项关键文件,包括调整成员单位的通知、明确责任清单等,构建起党委领导、上下协同、多方共治的高效机制。精准破解产改瓶颈,压实各级责任,确保改革路径清晰、措施有力。通过挂钩联系基层,直达一线解难题,推动建水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改革成果最大化。
二、构建产改“凝聚力”,助力产改提实效
聚焦建水县各领域的实际和行业特点,切实加强组织建设,以党建引领工建,工建反哺党建,加速产业工人入会步伐,并强化榜样力量与普惠服务,共筑工人荣耀与幸福之基。
一是推进“三新”领域党组织和工会建设。截至目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企业已建工会20家,会员3369人。“三新”领域企业共建会150家,会员7397人;全县基层工会总数356家,会员24113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覆盖率为73.13%,社会组织党的覆盖率为83.33%,有两新组织党员1765名。二是开展先进典型选树。2024年全县选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国工人先锋号1个、省五一劳动奖章4人、省五一劳动奖状企业2家、省工人先锋号1家、省级劳动模范1人、州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10名,州工人先锋号4个。三是持续推进普惠性服务工作。联合19家企业开展活动;与招商银行制定“红河工惠卡”方案,组织工会会员办理;联合县工商信局、云南润博商贸有限公司合作开展2024年职工“惠生活”促消费活动。
三、发挥产改“软实力”,丰富产改主旋律
建水县通过多形式加强对产业工人的思想引领,引导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取向,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举办第三届“中国梦·劳动美”职工书法美术摄影展,收到330幅作品,展现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二是开展“悦读建水”朗诵大赛,28个参赛组进入决赛。三是举办全民健身职工运动会和篮球赛,促进全民健身。四是组织产业工人参加诗歌朗诵比赛和亲子诵读活动,获得多个奖项。五是拍摄“劳动者风采”宣传片,弘扬劳动精神。六是开展劳模宣讲和慰问演出,云南省滇剧院在建水连续上演10场惠民演出。
四、夯实产改“奠基石”,激发产改新活力
结合建水县产业发展,大力实施产教融合工程,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好新时期产业工人,积极开展“协同办学、联合办学”模式。建水县职业教育中心与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合作开办专业,并设立普职融合体验班,累计招生70余人。云南红河技师学院建水校区建立电商创业园,获县级创业园称号及电商孵化基地授牌。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临安校区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班级,涉及10余个班级、600余人。与建水陶文化公司合作提升工人技能,开设各类培训班,培训860余人。开办工青妇夜校,提供多样课程资源,实现业余时间学艺。
五、练好产改“基本功”,赋能产改新动力
建水县以劳动和技能竞赛为抓手,搭建产业工人技能展示平台,持续开展劳动技能竞赛,用活技术比武形式,坚持“以赛选才、以赛育才、以赛励才”原则,全面推进产业工人技术技能水平提升。一是围绕“千年临安古城”和“千年建水紫陶”文化名片,打造职工紫陶技能竞赛和职工旅游技能竞赛两大品牌。举办旅游行业服务技能大赛和建水县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陶瓷拉坯成型技能竞赛暨陶瓷设计大赛。二是围绕建水县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及各传统村落消防安全保障建设,构建全县应急救援体系,推进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展消防行业职工技能竞赛。三是围绕服务高原特色现代化农业产业,推动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开展“葡萄技能大比拼·乡村工匠显身手”劳动竞赛,进一步提高务工人员蔬果、装果技艺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四是聚焦建水产业园区,强化服务促发展,力推企业安全高效运营,点燃产业工人热情之火,凝聚团队力量,激发创新潜能。打造园区技能竞技新名片,开展“促和谐、稳增长、建功在园区”劳动竞赛。
文旅头条通讯员 范家磊 王航 文
责编 王楚云
校对 马寅瑞
审核 李元
终审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