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州牟定县蟠猫乡紧盯基层工作力量覆盖不足、服务力量薄弱等问题,紧紧抓住“共建共治共享”关键,创新实践“十户一体两清单”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通过“微网格”治理助推群众幸福“升满格”。
坚持党建引领,理顺十户一体“微网格”脉络
“周二,组织群众清扫村间公共道路、清理沟渠、修剪枯枝、开展植绿补绿工作;周六,走访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发放安全告知书……”在蟠猫乡龙泉村,担任“十户一体”中心户长的党员邓应愉在记录簿上详细记录着。
中心户长标识牌、红袖标、工具包……在蟠猫乡,共有276名像邓应愉这样的“十户一体”中心户长,他们经常奔走于村间,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
蟠猫乡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导向,在原有乡、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组织单元,整合资源在乡综治中心设立“十户一体”工作中心1个,各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工作站7个,村民小组设立“十户一体”工作点90个,村民小组内按照“支部牵头、就近就便、群众自愿”的原则,将区域相邻的10户左右农户划分为一个网格,组成共建共治组,每个共建共治组从中推选1名公道正派、乐于奉献、群众公认的党员或能人担任中心户长,构建起“总支—支部—小组—农户”上下贯通,乡、村、组、户、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治理精细化管理服务组织体系。
注入两个清单,厘清十户一体“微网格”职责
蟠猫乡党建引领“十户一体”工作法2019年在辖区联丰村委会进行试点,通过不断改进优化,2021年在全乡7个村委会全面铺开。2022年,蟠猫乡在“十户一体”基层治理模式基础上,注入问题和责任“两个清单”,2024年,“十户一体”网格由原来的280个优化调整为276个,通过科学精准划分网格单元,选优配强中心户长,进一步推动形成了执行有力、多元精细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以责任清单为抓手,探索《党政班子成员包村联户、机关党员挂联支部工作制度》《干部联系走访“十户一体”中心户长制度》,制定《“十户一体”日常公约》《“十户一体”共建共治模式预期目标》,健全“一日三巡”“一月三访”“三级联调”联防联控机制,明确中心户长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全乡276名中心户长紧紧围绕“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带领群众、抱团互助发展”思路,采取议事会、火塘会等方式,带领组内群众开展政策宣讲、法律法规宣传、矛盾纠纷调处,适时组织开展邻里守望互助,及时发现、消除各类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
以问题清单为导向,坚持对标法律法规、中心工作、群众期盼,充分发挥中心户长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定期向群众“要”问题、与小组代表“谈”问题、积极协调上级单位“解”问题,及时掌握共建共治组内社情民意、治安秩序、公共设施、矛盾隐患、应急管理、环境卫生等动态信息。
采用颁授流动红旗、评优选能、“爱心超市”积分奖励等方式,督促激励中心户长高效履职,通过压实“两个清单”切实答好群众需求、群众服务、项目实施、群众评价四张“答卷”,真正实现网格覆盖无缝隙、管理无盲点、服务无夹层、倾听无距离。在蟠猫乡,通过“小矛盾纠纷由中心户长和村民小组长协调解决,解决不了的上报村党总支进行调解,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问题由乡综治办牵头,组织司法所、派出所等联合调解”的“三级联调”模式,80%的问题能在中心户长一级得到解决,20%的问题得以快速上报。
深化拓展延伸,凸显十户一体“微网格”效能
蟠猫乡严格落实“组长讲坛”、联户学堂等培养措施,借助每月主题党日和支部活动组织中心户开展政策法规联宣、矛盾纠纷联调、邻里互助联动、环境卫生联治等日常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中心户长履职素质,全乡培养“法律中心户”35户。
“十户一体”核心是“连”,关键在“抱团”。通过“党带群、富带贫、强带弱”的方式,小小共建共治组“以一带十”,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大作用,广大党员群众自觉参与抱团发展,全乡形成了“党的政策一起学、发展产业一起帮、乡风文明一起树、邻里守望一起护、公益事业一起干、环境卫生一起扫、民族团结一起创、矛盾纠纷一起调、法律法规一起宣、乡村振兴一起推”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推动了辖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绿美乡村建设、矛盾纠纷化解、精神文明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有效落实。
十户一体“微网格”有效拓宽组织覆盖面,“微治理”有效延伸为民服务触角。近年来,蟠猫乡先后创建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云南省卫生乡镇,被列为云南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试点乡镇,全乡连续18年无命案发生,辖区古岩村被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联丰村被命名为第五批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由“末端乏力”向“末端发力”转变,共建共治共享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文旅头条通讯员 果思雨 张自菊 文
责编 马寅瑞
校对 王楚云
审核 华芳
终审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