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云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新闻发布会在云南海埂会堂玉兰厅召开。云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摸清了本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客观反映了五年来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进展新成就,是一次云南经济的高质量“体检”。
(赵嘉 摄)
此次经济普查针对省内从事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旨在全面调查产业发展规模、布局及效益,掌握单位基本情况与行业经济联系,反映高质量发展新进展,准确把握省情,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为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提供真实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发布会强调,2024 年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采用外推法为基础的统一核算方法,不同于经普年度以经济普查为基础的全面核算方法,加上普查与非普查年度数据来源、调查方式有别,且此次普查将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由成本法改为租金法,这些因素导致初步核算数与普查数存在差异,而非非普查年度统计漏报或虚报所致。
据记者获悉,本次普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流程严格质量管理,确保数据真实可靠,精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全貌与新进展。普查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全面摸清了云南省经济家底。7.2万普查人员通过“地毯式”单位清查、全面普查和抽样调查,对全省普查对象进行了逐一登记,全面摸清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进一步查实了各类单位数量、从业人员、资产负债、营业收入等基本情况。
二是客观反映了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的进展。普查结果显示,五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此次普查,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实现经济总量信息和结构信息更好衔接协调;新增数字经济统计调查,全面反映我省企业数字化进程;加强能源生产统计调查,掌握我省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趋势,这些内容都体现了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变化新特征。
三是准确反映了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经营主体倍增的新成效。近年来,云南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减税降费、强化金融支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扎实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经营主体大量增加,在稳增长、保就业、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75.1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65.8%,高于全国13.1个百分点;产业活动单位87.0万个,增长56.5%,高于全国8.4个百分点。
四是为科学制定重大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依据。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实现之年和系列三年行动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获取了全面、详实的经济总量、结果、效益等指标信息,为全面总结“十四五”成就、谋划“十五五”发展,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下一步,云南省统计局将深入推进普查数据开发应用,积极拓展普查数据开放渠道和共享方式,丰富普查数据发布手段,依法依规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普查资料的信息服务,确保普查结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最大限度地发挥普查数据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舒琪 文
责编 康莞悦
校对 徐俊
审核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