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的浪潮中,普洱市正以音符为笔,以山水为卷,挥毫书写着一曲独具特色的“音乐+文旅”协奏曲。普洱市文旅部门依托深厚的茶咖文化、生态优势、民族底蕴等在地资源,积极探索“音乐+文旅”新模式,通过政策引领、节庆打造、空间构建与线路串联,将音乐元素植入旅游肌理,为游客打造沉浸式体验新场景,为全市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政策引领,擘画融合发展新蓝图
普洱市文旅部门精准把握政策导向,按照《关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文件要求,鼓励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型业态和消费模式,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将“音乐+文旅”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积极谋划音乐小镇建设、音乐节举办、音乐产业项目扶持等举措,旨在推动音乐与旅游、文化等多产业深度融合,聚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音乐产业集群。
深挖根脉,让世界听见普洱新声
为使丰厚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焕发时代新生,普洱市文旅部门主动携手知名音乐平台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今年1月至3月,积极动员本地优秀音乐人参与网易云音乐与携程联合主办的“如歌的赛事”年度活动,将源自普洱山水人文的动人旋律上传至更广阔的平台。8月,与北京战马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启动2025“民族鲜声”新音乐征选计划,旨在以当代审美和创新表达挖掘、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与文化IP,努力让普洱的民族之音、自然之韵走向全国、响彻世界,成为一张闪亮的音乐文化名片。
节庆赋能,打造沉浸式体验新场景
普洱市文旅部门以节庆为引擎,通过创新策划并落地一系列音乐节、演唱会等大型品牌活动,成功探索出“音乐+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今年“五一”期间,思茅区“茶咖香遇 星耀普洱”群星演唱会,以“香遇绝版普洱、细品茶咖生活、乐享别样风情”为核心定位,将音乐盛宴与普洱核心的茶咖文化深度融合,配合茶咖创意市集、特色美食、文旅优惠套餐,不仅吸引了海量年轻客群,更实现了从“一场演出”到“一次深度旅游消费”的完美转化;各县区也举办了富有特色的节庆音乐活动,墨江县巧借“国际双胞胎节”举办“春风十里 鹿过墨江”音乐会,孟连县“神鱼节”期间推出“结康之夜”演唱会,西盟县“木鼓节”上演“拍了萌”音乐狂欢,这些活动将民族节庆IP与音乐形式创新结合,极大提升了节庆的吸引力和参与度,让游客在浓郁的民族氛围中,感受原生态音乐的震撼与魅力。
据了解,2025年整个“五一”期间,普洱全市累计吸引了超过200万人次的游客参与,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全链条消费增长。
空间构建,营造主题式文旅体验
普洱市文旅部门正着手构建常态化的音乐主题文旅空间,让音乐氛围浸润城市肌理。拉祜妈葫芦小院、佤王宴等特色餐饮场所,通过增设民族音乐Live演出、民族文化微展览、民俗互动体验等环节,成功转型为展示民族音乐文化、提供沉浸式用餐体验的“小型文化综合体”,让游客在品味地道美食过程中,耳朵也能“旅行”。普洱茶小镇探索以“音乐+生活”为理念,通过举办小型音乐会、“美食+音乐”互动体验等业态,构建全天候的音乐文旅场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消费层级。
资源串联,创新主题旅游线路
普洱市文旅部门以“音乐”为主题,串联分散的文旅资源,开发出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新产品。文旅部门积极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主要景区合作,共同策划推出多款融合了特色音乐体验、世界茶源探秘、咖啡庄园品鉴、自然生态观光、民族文化深度探访等元素的主题旅游套餐。以被誉为“快乐拉祜”之乡的澜沧老达保音乐小镇为核心辐射点,盘活普洱全域的旅游资源,为民谣小镇、传统民族村寨找到崭新的现代表达方式和市场吸引点,有力地推动“音乐+文旅”产业模式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融合发展,形成了全域联动、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普洱市文旅部门将致力于深度挖掘本土民族音乐文化宝藏,将其转化为独具魅力的文旅品牌和产品,持续推动音乐与文旅产业的机制性深度融合,创新商业模式,完善产业链条,构建协同发展业态,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高品质文旅需求,让“音乐引流、文旅消费”的乘数效应充分彰显。
文旅头条通讯员 姚梦溪 文
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澜沧县文化和旅游局 姚梦溪 图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杨燕婷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