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2日,云南省房地产市场加快回稳向好新闻发布会在海埂会堂举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多部门详解《关于云南省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加快回稳向好的指导意见》7条政策措施,披露全省房地产市场运行成效,明确以“旅居云南”品牌打造为抓手,多维度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
今年1至9月,云南省房地产市场交出亮眼成绩单。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44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7%,连续6个月保持正增长且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1.2个百分点;二手房成交面积15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5%。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旅居云南”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省外人群购房占比升至31.7%,较2022年提高6.9个百分点,其中西双版纳州省外购房占比高达74.9%,保山市、楚雄州、丽江市均超过40%。投资端同样表现稳健,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收窄至-1.3%,住宅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2%,连续8个月保持增长,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房价稳控在合理区间,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缩短至17.4个月,市场供需趋于平衡。
为进一步激活市场潜力,云南推出的7条政策措施精准衔接旅居需求与房地产发展。在住房消费支持方面,省级层面安排专项资金,对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房购房者给予补贴,特别覆盖省内外旅居人群、以旧换新购房等群体,并鼓励各地叠加出台地方补贴政策。公积金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不仅提高贷款额度,对购买绿色建筑住房的购房者给予贷款上浮额度,还放宽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缴纳要求,支持“又提又贷”“带押过户”等便利举措。针对境外旅居购房需求,政策取消相关购房限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个人凭购房合同先行支付,后续补交备案证明,破解了以往“先备案还是先支付”的实操难题。

(在大理旅居享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在旅居地产品质提升方面,云南明确加快出台高品质住宅建设方案及“好房子”技术导则,鼓励开发绿色生态住宅试点项目,推动旅居与房地产深度融合。目前全省已建成43个绿色城市生态小区项目,昆明、保山等地布局约20个第四代住宅项目,凭借“优位置、好产品”实现快速去化。同时,云南深入推进“旅居云南三年行动”,以33个县(市、区)为试点,通过县域整体推进、划片开发等模式打造旅居城市IP,这些试点区域的房地产投资和销售均占全省60%以上,省外购房套数占省外来滇购房总量的80%。西双版纳重点发展候鸟型避寒康养住宅,腾冲市打造温泉特色宜居项目,形成覆盖不同消费层次的旅居产品体系。

(云南宜人的气候和环境适合旅居)
多部门协同发力为市场保驾护航。省自然资源厅通过“商改住”规划调整、动态调控土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等举措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已处置闲置房地产用地0.59万亩;省财政厅落实契税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133.5亿元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金融监管部门深化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全省272个“白名单”项目获得贷款552.16亿元,民营和混合所有制房企项目占比超70%。此外,云南还打造购房“一码通办”服务体系,推行“先验房后收房”“交房即交证”等制度,切实保障购房者权益。
下一步,云南将持续完善旅居配套设施,推进医疗、教育、康养等公共服务升级,构建15分钟居民生活圈;引导房企从“重建轻管”向“建管营投一体化”转型,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对旅居试点区域给予资金、用地、金融等倾斜支持。随着各项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云南正将生态宜居优势、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动能,让“旅居云南”成为带动楼市稳增长、促消费的重要引擎。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兰庆枫 文/图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张楠
审核 李元
终审 杨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