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市中心繁华地带祥云街,有一栋独门独院的三层小楼,红砖砌成的楼房充满了年代感,从外面看着稀疏平常,豪不起眼,但走进一看,却别有洞天,这就是祥云荟馆庭院餐厅,一家独具格调的精品滇菜餐厅,一个充满了情怀和故事的美食天地。
祥云荟馆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是知名缅侨舒予烈兄弟投资所建。抗日战争期间,租借给“飞虎队”作为寓所及办公所用。当时,祥云荟馆院落作为陈纳德将军及夫人陈香梅女士和飞虎队其他成员的备用办公场所。
作为老昆明人的回忆,如今的祥云荟馆中也处处流露着当年的“飞虎情”,门口透明展箱中陈列的老物件,充满历史韵味的小院子,以昆明各大街道名字命名的餐厅包厢,坐在其中,就能感受到浓厚昆明的气息,仿佛穿越时光回到曾经的峥嵘岁月。
祥云荟馆作为典型的滇菜餐厅,大部分滇菜都可以在这里见到,经典招牌菜也深受广大食客喜欢,过桥米线就是其中一道。为了让更多人品尝到“最牛”滇味大师制作的过桥米线,祥云荟馆在2015年南博会期间推出了由中国烹饪大师、中国滇菜饮食文化大师蒋彪,及其爱徒、祥云荟馆祥云街店厨师长、云南滇菜大师宗德志,两位大师主厨制作的“大师过桥米线”。
“大师过桥米线”制作遵循独特传统工艺配方,以老土鸡、老土鸭、火腿骨、猪筒子骨等食材熬制出上好汤料,金黄澄净,随着“嗞啦”一声,热油浇入汤料,香味从碗中迸发,一碗热气腾腾的过桥米线精华汤底就此而成。
“过桥米线没有什么规矩,吃的就是一个随心所欲!”云南著名餐饮文化人关明作为祥云荟馆的常客,关于过桥米线的吃法,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他来说,过桥米线是一个自烹、自调、自食的过程,吃前双手平拿筷子代表了对食物的尊重,也是用餐前必不可少的礼仪。
随后按照个人口味添加新鲜乌鱼片、猪脊肉片、鸡肉片、鸡块、优质火腿片、鱿鱼片等荤菜按照顺序放入汤中烫熟,加入韭菜、豆芽、豆腐皮丝、豆团、葱花、芫荽等素菜和米线,一碗“汤鲜味浓米线美”的过桥米线就好了,嗦上一口,鲜香无比,再尝一尝餐厅特制的炸乳扇、炸虫子、生松茸等,抿上一口小酒,回味无穷,唇齿留香。
微风拂过,汤底的鲜香在小院子中弥漫,久久不散,而随着历史的流逝与沉淀,祥云荟馆的酒菜也在时间的发酵中越发香醇……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何雨珍 文/图
江蕊先 视频
见习编辑 杨奥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