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我们又见面了!本期内容是,彝族的宗教信仰。
彝族的宗教信仰源远流长。至今,除了有部分彝族信仰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以外,大多数彝族信仰的是,以万物有灵为基础,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灵魂崇拜、动植物崇拜、生殖崇拜等为内容的原始宗教。长期以来,彝族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主要由祭司“毕摩”主持,人们习惯把以原始宗教内容为核心,融合部分道教、佛教内容的彝族特有宗教称为“毕摩教”。毕摩教蕴含彝族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态观、伦理观,融天、地、人等万物于一体,当中一些观念与今天人类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相一致。
先来说说智者毕摩与毕摩教。
毕摩,为彝语音译,由于各地彝族方言发音的差异,过去的史书、方志、书籍又译为“耆老”“鬼主”“呗耄”“白马”“笔母”“奚卜”“西波”“白末”“布摩”“阿毕”等,现约定俗成统称为毕摩。
毕摩最早源于彝族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祭司或酋长,是彝族原始宗教祭祀礼仪的主持者,是彝族传统知识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和传承人。毕摩通晓彝文,拥有大量彝文经籍,熟悉和掌握历史、天文、历法、哲学、宗教、科技、医疗、习俗等方面的知识,被广大彝族人民称誉为“智者”和“知识最丰富的人”,在彝族人民中享有崇高地位,深受彝族人民的尊敬。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彝族原始宗教专业祭司毕摩的出现,彝族原始宗教融合部分道教、佛教内容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教类型——毕摩教。毕摩教因主持宗教祭祀活动的主持者为毕摩而得名。毕摩教除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动植物崇拜等原始宗教的主要崇拜形式外,还包括了毕摩服饰、法器、经籍、禁忌以及毕摩祭祀礼仪和民众的信奉行为。
今天,以毕摩教为基础形成的毕摩文化,已远远超出原始宗教内涵,包含着语言、文字、古籍、文学、哲学、天文、历法、历史、科技、医学、农学、风俗、伦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毕摩文化作为彝族传统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倍受海内外关注。
二是,敬天敬地的天地观。
敬天敬地是彝族崇敬自然、尊重自然的一个重要表现。彝族认为苍天掌管万物的生长,为祈求天下万物生机勃勃,就要和上天搞好关系,很多地区彝族举行的祭天仪式,就是天崇拜的重要表现。
大姚县彝族祭天时,要在村寨附近的山林中建造祭天棚,内供天神,以一尺多长的竹筒象征天神,竹筒内装米粒、羊毛、草根。彝族举行祭天的目的,是祈求天神不要忘记人间的人、畜、草木,要对人间施以阳光和雨露,使人、畜和草木生机盎然。
彝族崇拜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物和自然现象,认为日月星辰和人一样是有感情的。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大姚县等地彝族要举行祭太阳仪式,在祭祀过程中,毕摩诵《太阳经》,祈求太阳神保佑人间永远光明。彝族虔诚地敬仰大地,认为大地是一切生物的母亲,为了祈求大地赐予人们丰富的食物,感谢土地神的关爱和帮助,在特定日子里要举行祭地活动。
三是,敬山敬水的生态观。
彝族大多居住在山区,那里山多石多,山石与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彝族的传统观念中,高山或山石是山神的化身,彝族通常视山神为地方保护神,严禁亵渎神山灵境的一草一木。
彝族崇拜水,集中表现在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水井、水槽、水沟、水塘的祭祀活动之中。彝族认为水由龙神主管,龙神住在龙潭里,在每年特定的日子里都要祭祀龙潭。对于神圣龙潭,彝族存在很多禁忌,认为犯禁将会触怒龙神,村寨的人畜将遭不幸。所以,彝族严禁在龙潭旁大声喧哗,严禁在龙潭附近谈情说爱,不准抛物在龙潭中,不准砍伐龙潭周围的树木。
四是,敬动植物的自然观。
彝族把各种动物视为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或保护神。彝族崇敬狗,每年过年除夕用餐或尝新粮时,首先要为狗喂过食物、或者待狗食过新粮后,大家才能吃饭。
彝族崇拜虎、熊、狼、豹、鹰等动物,尤其崇拜黑虎,把虎奉为保护神。有些地方彝族自称是虎族,每年正月初8至15日要过虎节;有的彝族在举行祭祖仪式时,门楣上要悬挂虎头画像;彝族小孩喜戴虎头帽,喜穿虎头鞋,认为虎能辟邪。
彝族崇拜雄鹰,认为鹰是自己的保护神,自己是鹰的亲族,自己天生具有鹰机警凶悍的习性。从而形成了禁杀禁伤禁食某些动物的良好习惯。
彝族不仅崇敬动物,也崇拜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植物。在彝族的植物崇拜观念中,最突出、内容最丰富是树木崇拜。彝族认为,神林、神树是村寨的守护神和自然神的居所,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亵渎神林、神树会给村寨或家庭带来不祥。彝族不准任意砍伐神树,不准在神林中狩猎、放牧。走进彝家山寨,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神树、神林,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新景象。
五是,崇宗敬祖的伦理观。
祖先崇拜是彝族原始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彝族祖先崇拜包括核心家庭近祖崇拜、家族祖先崇拜、宗族祖先崇拜、部落祖先崇拜、父系氏族祖先崇拜、母系氏族祖先崇拜、图腾女始祖崇拜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以核心家庭近祖崇拜较为普遍。
彝族普遍认为,仙逝的祖先具有三个灵魂,这三个灵魂各有不同的归宿,其中一魂守焚场或坟墓;一魂经毕摩指引回归祖先发祥地与先祖灵魂相聚;一魂作为守祖灵牌接受家人的供奉。
无论哪一个灵魂,彝族都认为既能降灾也可赐福,都会影响子孙后代的祸福兴衰。彝族在每年举行的重大节日和重要宗教祭祀活动中祭拜祖先神灵,以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及家业安康兴旺为目的,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彝族善待祖先、崇宗敬祖的美德。
好,这期的内容介绍完了。下集开始我们分三集来详细介绍富有魅力的彝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自然人文景观以及彝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精彩还在后面,欢迎大家继续收看收听。我们下期见!
来源 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云南彝族》
实施单位 昆明罗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音频 文旅头条新闻网
编辑 杨 奥
审核 邱忠文